两個人坐在斯皮尔伯格的办公室,畅聊着电影,谈黑泽明的《罗生门》《七武士》,谈大卫里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谈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谈科波拉的《教父》,也谈張亦謀过往拍过的电影,还谈如何对文学进行改编。
李丰就给两人当翻译,有时候也加入自己的一些看法。
李丰和卢苇在离开的时候,李丰还告诉斯皮尔伯格,張亦謀正在完成一部大制作电影的后期,说不定能在明年的奥斯卡见到这部电影。
李丰说的这句话让卢苇有点惊愕,在回公寓的路上,卢苇问起了李丰。
“小丰,你认为亦謀新拍的电影有冲击奥斯卡的机会?”
“听说張导是有把这部电影推向国际的野心,否则就不会用李联杰、梁潮玮、张缦玉还有章梓宜这样的演员了。
上次吃饭的时候我从章梓宜那儿也探了探底,说是这部电影画面会非常特别。
卢老师,您和張导这么熟,就没有听張导说过?”
“回国以后我问问吧,王彬也没有跟我说过这事儿。”
卢苇似乎是回忆起了什么,又接着说。
“他曾经是非常看不起商业片的,他演的那部《古今大战秦俑情》你知道吧,拍完电影拍拍屁股走人,连后期配音都没去。
那会儿《霸王别姬》刚拍完,我把亦謀找来看,他说这是学好莱坞学得最像的电影,那会儿好莱坞就是个贬义词,电影圈认为好莱坞拍的就是纯图钱的电影,把我和铠鴿给气的。”
说完,卢苇还笑了笑,似乎是在怀念过去时光。
但是李丰其实也清楚,卢苇是在劝说自己,不要把这么好的一个电影题材拍成一部纯粹为了挣钱的电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意义。
“卢老师,《赤壁》肯定是要反应不畏强权,以弱胜强这个主题的。千年以来,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这个,电影也不会触动这个内核。
商业化的内容只是为了确保能让这部电影更大范围的走出去,能够让海外的观众更直观的了解华国的文化。
让那些海外的观众在不畏强权、以弱胜强之外还能看到一千多年前,华国的这些历史人物已经有了这样的智慧,已经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么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还能够实际践行。
只要能做到了这点,我认为这部电影就算是成功了。”
从这之后,卢苇就再也没有提过自己对于《赤壁》的设想,而是完全按照李丰的思路和要求去构思剧本了。
李丰也没有完全任由卢苇窝在工作室和住处写剧本,嗯,是真的用笔在纸上写。卢苇的习惯,所有的剧本都是手写,不用其他的工具。他还拉着卢苇去看了正在上映的《风语者》。
太平洋战争卢苇肯定不陌生,但是塞班岛战役里运用纳瓦霍人的语言进行通讯这个事儿他是真的不清楚。
李丰现卢苇在看电影的时候不停地摇头,决定在出了电影院之后,问卢苇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