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李文珍与县城里的这家布店掌柜说好了,三天后来上工的时候在签工契。
李刘氏整个人都迷迷糊糊的了,怎么几句话这孩子就答应了呢。
李文珍搀扶着母亲,身后的竹背篓中背着刚刚买的布匹,二人还要去书斋送书结算工钱呢。
母女二人一个迷糊,一个满心喜悦,丝毫没有注意到一个站在靠门口位置看碎布头的女人,还是她们坐同一辆牛车的同村乡亲——村长家的小儿媳李田氏。
李田氏可是村里有名的快嘴儿,东家跑西家串,就没有她不知道的事儿,也没有她不想打听的事儿,只要进了她的耳朵里那就是全村人都会知道的了。
李田氏得了消息,连婆婆交待她要买来做鞋子的碎布也都给忘了,小跑着就走,谁能想到村里最穷、最让人看不起的寡妇竟然养了一个识文断字的闺女,这还要马上来县城最大的布店当账房先生了。
她和李刘氏的年龄一般大,更是与李刘氏同一年嫁进福源村的,婆婆总是拿她与李刘氏比较,什么李刘氏孝顺、能干了,什么一手好针线活儿了,她心中一直有气。
直到李刘氏的丈夫死在了外面,婆婆和大伯一家拿走了一半的抚恤金,因没有生下儿子将她扫地出门,自己才算扬眉吐气。
谁让自己一口气连生了三个儿子呢!
可这回李刘氏又要翻身了,她公爹是村长,一个月都没有四钱银子。
村里的男人出去找活干,一天不过十五二十个铜板,她一个小丫头竟然能比村中大半劳动力挣得都多。
不行,她不能让她婆婆知道,不然她的好日子就到头儿了。
李刘氏,你一个死了男人的寡妇都不消停,可真能折腾。
在李文珍和她娘还在县城的时候,李田氏就率先回村了,一进村就直奔在了村口的大树下,那里有乘凉坐着聊天的老太婆,也有聚在一起说着闲话的妇人。
总归坐在一起都是喜欢道道西家长说说东家短的,也算是乡村间除吃饭外的休息方式了。
“呦,幺妹,不是说坐牛车去县城扯布头去了,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我看这是空着手回来的啊,把你婆婆给的铜板自己买肉包子吃了吧!”
“哈哈……”
“要我说人家幺妹就是离不开自己男人,估计都没到县城就急匆匆的回来了。”
幺妹是李田氏的名字。
“滚滚滚~你们知道什么!”李田氏也没有真的生气,毕竟她还要在这里跟大家有话说呢:
“你们猜我在县城里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