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她的好朋友里有两个都即将要出国留学,王菁想着自己这么就要嫁人做媳妇儿了,没准儿这辈子就会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去,心里就越发地不是滋味儿起来。后来她就在朋友的撺掇下申请了法国的一家学校。很快,学校的入学通知书来了,她被录取了。
出国留学在家里看来当然是好事,而且几年也就回来了,所以就都没拦着,这样王菁就一溜烟儿跑去了法国。因为王菁家里是中等生活水平,她在法国也是半工半读,所以她上学的期间就一直没回家。
三年后,王菁回国先没到家,而是给贝晓宁打了个电话,把他约了出来。俩人在一家咖啡厅喝了两杯咖啡,王菁开门见山:她不能跟贝晓宁结婚,她喜欢上别人了,一个黑人同学。
贝晓宁当时就被一口咖啡给呛了。倒不是他歧视黑人兄弟,也不是他非王菁不去娶,主要是再怎么说王菁出国之前也是他未婚妻。就三年,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被个老外给撬走了,作为一个有爱国之心的有为青年,听王菁这么一说,贝晓宁心里还真是有点儿不痛快。但贝晓宁一向性格随和,又一直都把王菁当妹妹看,所以更多的也没说什么,他默默地把咖啡喝干净,然后说:“只怕家里不同意。”
王菁点点头,“所以我才先把你找出来通个气儿,到时候就说咱俩三年没在一起,感情淡了,不想结婚了。可千万别说是我移情别恋,弄得好像我要把你踹了似的。”
贝晓宁哭笑不得:不就是你要把我踹了吗?当然这话他没说出来。
可贝晓宁没想到的是,他回家后,刚把事情一说,家里就炸了。接下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刚从上海回来的四叔、四婶儿就开始对他进行了轮番教育,从“做人不能没有良心”到“中法关系在国家经济政治外交中的重要性”全都给他讲了一遍,再加上奶奶的哭天抹泪和老妈的苦口婆心,贝晓宁最终还是屈服了,于是他只好在心里默默地想:小菁,可不是我不帮你啊!
几天之后,贝晓宁再见到王菁,王菁的脸比他还苦。贝晓宁当时就明白了:得!一个套路,姜还是老的辣!
这样又拖了半年,终于在一次两位爷爷一起喝酒叙旧的时候,贝晓宁和王菁的婚期被定下来了──月底结婚。这时贝晓宁也开始郁闷了:总不能真娶个爱着别人的老婆吧?!
接着按照中国国情,俩人该领结婚证了。可王菁比较狠,领证那天,她愣是装作把装着两人户口和身份证的包给弄丢了。为了逼真,她还把钱包、手机、钥匙也一起藏到了同学家。这么一来,双方家里也没了办法,这么多证件补办肯定来不及了,最后只好答应先办事儿再领证。这样结婚证这关算是暂时糊弄过去了。可贝晓宁还是发愁:这婚礼要是办完了,亲戚朋友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是会认为他们结婚了。
婚礼前三天,贝晓宁和王菁一起去取了婚纱照之后在饭店吃饭,王菁突然说:“晓宁哥,你放心,咱俩这婚礼办不成。”
贝晓宁一口水喷出来,“都这份儿上了,你还有心思开玩笑?!”
王菁冲他一挤眼睛,“不是开玩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你等着看好戏吧。”
“你要干什么?可别害我,我可不想被我妈念死。”
“放心吧,你绝对会是最无辜的一个。”
虽然贝晓宁听着这话不怎么靠谱儿,但事到如今他这婚肯定是不想结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王菁从小主意就多,贝晓宁想:随她好了,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就没再多问。
三天后。
婚礼是两家老人全权安排的,跟贝晓宁参加过的大多数婚礼一样,也是那种中不中西不西的排场。几十桌儿的宾客,中间一条玫瑰花点缀的通道,通向一个小舞台,上面站了一个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唾沫横飞的主持人。
吉时一到,婚礼开始。王菁挽住贝晓宁的胳膊,伴郎姜浩和伴娘童思月跟在后面,四个人随着婚礼进行曲慢慢往台上走,前面两个花童卖力地撒着玫瑰花瓣,贝晓宁的心情沮丧无比。
他俩站到台上后,先是被主持人调笑了一番。然后主持人问贝晓宁愿不愿意娶王菁,贝晓宁只能说愿意。之后主持人又转过头去问王菁愿不愿意嫁给贝晓宁。这时,好戏开场了。
其实按电影儿里演的,牧师会问在场宾客是不是都同意祝福新人,不过中国现的在婚礼里没这道程序。所以就在王菁刚要回答主持人的话之前,酒席上突然站起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大喊了一声:“我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