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珠玉在侧电视剧 > 第141章(第1页)

第141章(第1页)

>

这不是因为巴图性情软弱或者是目光短浅,实际上他能够和多年的仇敌化解矛盾,握手言和,这样的选择其实需要比挑起一场战争更大的勇气——打仗只要有匹夫之勇就能做到,但是作为成吉思汗后裔,普遍自视过高的后元遗族,这样伤及尊严荣誉的事情,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同时,他是个非常能看清局势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徐阶选择和他合作,而不是扶植俺答的堂兄,一个势力更大,但是头脑简单爱好冲动的年轻人的缘故。巴图知道大势所趋,他也很识时务,更关键的是,他比较热爱和平。

可能是多年战乱,从小就过着和明朝敌对,抢劫—被人打的生活,从来没有安定下来过的巴图很希望能有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和大明和睦相处,不仅仅意味着大明的百姓能够不再受到战火的骚扰,也同时能让草原上的牧民安生。

互市实在是个好东西,当年巴图年少的时候也是见识过互市的,有什么想要的,都可以正大光明的去换回来。如今难得大明有意重开互市,他是很愿意就此停战,和大明好好相处的。只是最初的时候,能做主的人不是他。

如今他能当家了,自然不会再放过徐阶给他的这个机会。双方都有意,于是一拍即合。

因为如果要开互市,十月份就是最好的时候。大明方面,这时候农忙已经接近尾声,农副产品也都生产就位,各方商人有了商品可以拿过来倒卖给蒙古;而草原上,刚过了秋天,正是牛羊最肥的时候,贴上了秋膘的羊,正好可以拉过来买个好价钱。

所以巴图反倒比徐阶还要着急,他想要趁着冬天还没有来,白毛风还没有让人睁不开眼,出不了门,赶快开一次互市。这几年鞑靼都没能通过抢劫得到什么东西,今年又一直在打仗,草原上物资匮乏已经到了临界点了,普通牧民家,很多连盐巴都没有了。

第84章互市开始

只是再急也需要一个过程,和谈和互市,不是随口一说就行了的,还有很多详细的条款要定下来。商议完了通商条款,还要签订协议,双方盟誓,这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哪怕是徐阶效率再高,巴图的期待估计也是要落空了。因为嘉靖五年结束之前,基本上和谈的事情都说不完。鞑靼是要向大明称臣的,光是受降和称臣的文书来往,在路上就得一段时间。再加上受降和议和的仪式,朱厚熜还要派太监来代表他参观仪式全程。

除此以外,大明和鞑靼实在是敌对太多年了,不能不防备这个老仇人。之前也不是没有因为议和而吃过亏上过当,现在要重新跟他们签订和平协定,那可是每个字都得小心斟酌,免得日后鞑靼找借口撕毁和约或者是钻空子。

再者,就算是大明朝堂上,也不是每个人都同意与鞑靼议和,还是因为积年的冤仇,大明基本上没有几个不仇视鞑靼的人。若不是朱厚熜态度坚决,怕是要有一多半都支持让杨一清就此发兵,彻底灭掉鞑靼。等朱厚熜镇压了朝廷上的反对声音,一个个跟他们说清了互市的好处要比灭人家族得来的好处多得多,这时候已经都快过年了。

草原上的人命是不可能等着朱厚熜这边一个一个劝服了他的大臣们的。到十一月的时候,草原上已经开始下雪了,巴图也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于是徐阶在请示了朱厚熜之后,跟巴图商量了一下,交换了双方一部分军需物资——不算是互市,但是也能解解燃眉之急。

粮食和盐茶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杨一清的大营里是不缺的,因为他自己的军队也要靠这些生活。现在皇帝对他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粮饷的问题从来都不用发愁。而现在和平了,看看巴图的为人,也不必担心他假装要和谈,却忽然有一天晚上来夜袭,于是杨一清也点了头,同意了徐阶用粮食换战马的建议——事实上是他垂涎鞑靼军中的优良战马已经很久了。

交换完成,巴图松了一口气,这个冬天,总算是能过来了,不必担心没有粮食吃,没有茶喝,必须再次去抢劫了。而杨一清也算是挺满意的,这还是大明军中将近二十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这么好的马匹——之前军中配备的虽然也不算太差,但是内地蓄养的马总缺点血性,不够英气,总是比不上这回巴图送来的。

双方对于这次的交换都挺满意,于是对于之后互市也都有了期待。徐阶总算是觉得,他到大同的任务是初步完成了。

嘉靖六年春,三月初一,鞑靼和大明正式在大同签订了协议,重开互市。互市的地点设了四处,都在宣大一线上的重点布防城市,属于明朝的势力范围内。

关于互市的协议,内容条款制定得极其严密,从安全部署到基本的交易兑换比例,都规定得清清楚楚。说实话,条款对于鞑靼不是很公平。从互市的价格区间安排到一年间互市开展的时间和次数上的统筹,都是偏向大明的。

互市进行过程中,在一边陈兵布阵的是大明的军队,鞑靼不能带着自己的武装力量前来,只能让牧民们不携带武器前来团购或者是个体交易,这一点就对鞑靼比较不利。但是现在鞑靼实在是处于弱势,上一年的几次军事失败和政变损耗让他们不能再拖下去了,也没有了打劫的能力,再不互市,今年草原上面对暴风雪的时候,又不知道该怎么度过长冬了。

于是签这个协定就是必须的,还得满怀感激的去签这个协定。不知道巴图内心是不是想吐血,反正徐阶看着,他收起来写着协定的纸卷时,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

不过对于行情不是很了解,本质质朴单纯的牧民们倒是非常拥护协议的签订。不劳而获的感觉对于某些人来说的确很爽,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抢劫。鞑靼历来喜欢向大明伸手“要”东西,但是基层的牧民们和高层的贵族们的想法并不一样。

打劫所获得的好处,基本上都是被贵族们均分了,处于底层的他们,得不到什么实惠。所以他们还是觉得,用劳动所得去换取生活所需比较让人心安理得,起码每多换回来一斤粮食,都是他们自己的,不用上交给贵族老爷们。

并且抢劫也不是没有风险的活儿,虽说是没本钱的买卖,但是一旦买卖失败,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的命。做统帅的头领们死亡的几率当然要大大低于战时为兵平时为民的牧民们,所以除了少数人之外,草原上对于互市,倒还是持支持态度的。

这倒让徐阶有些感慨了,大明对于鞑靼,基本上是妖魔化。原先他总觉得蒙古人都比较凶残,身为蛮夷,茹毛饮血,不通礼教,不事生产,只懂得抢掠,为害边疆,是大明死敌,还是灭了好。如今看来,便是鞑靼的元人,也都是人。百姓们也都是一般的淳朴老实,脸上露出欢喜的表情时,都是一无二致的笑容。

当初皇上也是因为知道这个,才提出要重开互市的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