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寒共同哲理 > 第11章(第2页)

第11章(第2页)

子受是王后的幼子,而且正是因为他的存在,王后才能被封后,虽然前头两个儿子起了铺垫作用,但是王后再次怀上子受,才是帝乙下定决心立她为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即使对前头两个被称为庶子的儿子有亏欠之心,王后对子受这个幼子依然是最为宠爱的。

王后是如此,帝乙更是如此,子启、子衍和子受是一母所出,硬要掰扯嫡庶的话,也有点说道不清,但是他并不是从嫡庶来区分的儿子。

从三个孩子幼年的表现看,子受最为聪慧,可塑性比子启和子衍高。

而且从子启出生到他母亲被立为王后,中间已经过了不少年,虽然他是长子,但是他也是庶子,以庶子的身份度过幼年的时光,以帝乙的眼光看,子启不够大气,没有帝王的心胸,而且他偏于文弱,并不能算是商王最好的人选。

正因为帝乙和王后都或多或少的偏向子受,才会让比干成为子受的老师,让他抽出时间特意教导这个孩子。

人心是偏的,这很正常,但是有人受宠得利,有人的利益就会受损。

子启和子衍对这个弟弟就非常嫉妒。

子衍也就算了,他是次子,本身继位的可能性就比不上子启,但是子启却是切切实实的感到了威胁。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母亲成了王后,太子之位就应当是他的,想不到他那幼弟才是赢家。

子受一出生就拥有了这么多子启渴望的东西,他心中自然不平。

子启是个什么人呢?

让比干来说,历史上的那个,就是个“内藏奸狡”的小人,覆灭了祖宗社稷,搞臭了弟弟的名声,殷商遗民深为不耻,他成为宋国国君后,许多殷民宁愿成为卫国的国民,让有着姬氏血脉的国君来管理他们,也不愿意在子启的治下为民。

讲道理嘛,他和子受的矛盾明明是内部矛盾,他们争夺储位那么凶,子受成为帝辛以后都没有对他怎么样,可是他呢,当起了带路党,迫不及待地带周军攻打大商的王畿之地。

当然,现在的子启小朋友还是有救的,总归现在年纪还小。

同大商这边不同,姬昌早早就立了嫡长子姬邑为世子。

帝乙迟迟不立太子,虽然表现出了一点偏向,但是也不乏有心人剑走偏锋,想要在子启身上进行投资。

依照的比干看法,他哥立太子的时间应该越早越好,一来断绝其他的王子接受过多的帝王教育的可能性,二来给太子一个适应和锻炼能力的时机。

一个从小培养的太子,总比一个兄弟相残、手段狠辣的王子要有帝王之风些,在治国之术等方面的知识也更成体系。

帝乙一向认为自己还年轻,储君的事情不用着急,心中未免没有给子启一个机会的意思。

比干:哥你是认真的吗?

子受是一个聪明人,他被谥为纣王的理由和杨广被谥为炀帝的理由是一样的,他们都太聪明了,因为太聪明,步子反而迈得太快了。

而在这种时期,大商需要的也恰恰是一个聪明的国君,至于子受因为大商的现状急于改革求成,这是可以慢慢改过来的。

作为帝乙的左膀右臂,从小带大的亲弟弟,比干的话在他那里当然很有分量。

既然打定了主意让子受早点被立为太子,比干自然不会干坐着,除了在老哥面前给这小子说好话以外,还做出了实际行动,证明子受小朋友是担得起大商的未来的。

比干原本想向帝乙展示小侄子出众的智商,想不到还顺带展现了一下子受的天生神力。

商人重鬼神,大商每年的祝祷仪式不知道有多少,但是祭祀祖宗的那一类,尤其庄严郑重。

祭祀完了以后,王族这一家子就聚在王宫一起用饭。

除了帝乙和比干这俩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和他们的后代以外,出席这个家宴的还有先帝文丁的诸多庶子,子胥馀的年纪比比干小两岁,已经受封了箕邑,号为箕子,除了他以外,文丁剩余的儿子年纪都偏小,和子启、子衍、子泉是差不多的年纪,就比子受要大一点。

王室的家宴并不只是简单的吃个饭,因为帝乙的这些弟弟们未来长大了都要为他效力,剩余的子启、子泉这几个孩子也都是大商的未来,他自然要好好考校一番。

子受表现出众,并没有因为叔叔、兄长、堂兄等人的年纪较长就的显出不足来,他不仅学完了比干当年特地为子泉编写的蒙书——这书后来因为比较简单易懂,由难到易的程度更成体系而成为了大商王室专门的儿童启蒙读物——而且已经开始学习超出这个年纪的内容,追赶上子启的进度了。

要知道,就连子泉和子衍,在学习进度方面都比他要慢一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