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唐代陆羽茶经 > 130 第130章(第2页)

130 第130章(第2页)

“本官之所感,一旦身死敌营,将无葬身之地。即便来日尸被运回朝中,赢得了君主和奸佞的几行假泪,也不过是觉得耻辱罢了。此身不能复归故乡,不能葬入忠臣之冢,还不如在‘三癸亭’留下《遗言状》一纸,诉平生,展衷肠,叫后人去评价罢。”

“恩师所写的《遗言状》,虽被厉建功的手下搜出然后上交,其自身也在学生面前疑惑揣测诸多,但终究还是没有写折子大做文章来上呈天子。皇甫大人已经将《遗言状》放回原位了。”

“本官身死之后,6羽坐在‘三癸亭’之中行茶事和写《茶经》之时,可会觉得晦气?”

“不会。亭中不止学生一人,有清风有日月,有朋友有知己,天地与人共沐共知恩师之心,是瞻仰圣贤品格,怎会觉得晦气?”

“本官只感叹一辈子太长,做了的事情太多,未竟之事也太多,如此也算是轰轰烈烈,不该有所遗憾。”

说罢,颜真卿看着瓶中的桂枝,在我和李季兰面前赋诗一: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

会惬名山期,从君恣幽觌。

【注1】

此诗吟完,我只觉得不妥,其中的某些字词若是被有心人听了去,定会添油加醋地再起风雨。

但也只能在心中小叹:幸好恩师只在口中作出此诗,未写于纸上,就少了一层危机。

所以,我并未“收下”此作品,也并未当场对恩师言谢或是指出疑虑之处。

李季兰开了口,好似在提醒颜真卿,又好似在暗示他要顾及6羽的立场,作诗不可如此即兴。

“小女子自以为懂得诗词文章,故而说出自己拙见,得罪之处,还请颜大人多多包涵。”

“此诗开头,颜大人回忆‘三癸亭’落成之日,众文人墨客同来杼山相聚的场景,的确是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今日6羽亲自折自茶庐的桂花枝条,也是:绿底托白花,清香满厅堂,不失为给室内添上一份雅趣的好物。”

“接下来,颜大人你用桂花的典故来赞美桂花与送桂花的6羽,说:生长在岩石之中的桂花高洁且顽强,靠香味来吸引山客赏识,正如6羽靠真本事来扬名天下一样。这倒也没什么,就是这最后两联,容易叫人生出许多误会来。”

颜真卿问:“李姑娘你何以见得?”

“兰儿。”

我小声叫了她一句,意思是我都心里有数,不必在恩师面前点明。

但是她并未听我言,而是把想说的都当着颜真卿的面说了出来:

“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南越蠹’是指桂花当中小虫子,叫做:桂蠹,颜大人所暗喻的,是朝廷当中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东堂策’则是用了晋郗诜‘东堂折桂’的典故,暗语当今天子不能慧眼识珠,错失了不少贤才。”

“如此,会不会叫人误以为颜大人的意思,是想告诉天子告诉天下:6羽的才能比朝中那些——像是小虫子那般蛀国蛀君的、志大才疏的百官们要强上百倍?只要6羽愿意,就能像郗诜那般大展抱负,重正朝纲?”

“颜大人你说,你这两句诗会遭到多少官员憎恶?哪怕是你在最后一联当中表明自己的本意:想要从繁琐的公务中抽出空来,跟好友一起游山玩水,跟6羽一起舒适惬意地赏桂花。可你觉得,有了上一联的讽刺在先,那些官员会相信吗?”

颜真卿一愣,然后陷入了沉默。

李季兰神色如旧,她的确没有说错什么,她之所言,我之所想,颜真卿身在其中,自我未能察觉罢了。

回过神来之后,颜真卿终于承认:

“本官就是这样的人啊!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流露的太过,在自己的浑然不知之间,惹了多少不自知的灾祸与误解?”

又想到了愿意倾听自己的心事的知己张志和,颜真卿露出了追思之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