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命运之线却在此刻轻轻一扯,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
家中老父得知了蒙古人打来的消息,又深知郭庆的性子。
他赶忙风尘仆仆地从远方老家赶来,双目含泪,声音哽咽,只为保下郭家这根独苗。
看着老父斑白的双鬓和颤抖的双手,郭庆心中的求死之志开始动摇。
于是,他放弃了那悲壮的计划,与老父一同踏上了归乡之路。
郭庆原以为,他将在老家熟悉而宁静的山水间,郁郁终生。
未曾料想,时隔不久,南宋小朝廷犹如凤凰涅槃,重振旗鼓。
他们宣称在崖山得到仙人授法,竟对蒙元数十万铁骑发起了惊天动地的反攻,在两广地区多次以弱胜强。
这连番胜利,犹如久旱逢甘露,让南宋百姓欢欣鼓舞,也让那些曾经对南宋失去信心的降臣,重新燃起了掂量之火。
随着仙人授法的传闻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昔日屈服于蒙元铁蹄之下的南方各州县,如同迷途知返的游子,纷纷揭竿而起,重归大宋的怀抱。
在这股弃暗投明的大潮中,无数官员士绅生怕比同僚晚一步,便会错过那传说中《正道练气功》的珍贵名额赏赐。
();() 他们争相奔走,竞相效忠,以期能在新朝中占据一席之地。
大势所趋之下,短短几年时间,蒙古人便被彻底赶回了草原深处。
郭庆怀揣着满腔热血与憧憬,重返临安太学。
只待金榜题名之日,便可与那些踏入仙门的尊贵大人们并肩前行,共筑一个海晏河清、繁华昌荣的崭新盛世。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的车轮,无疑实现了他的憧憬。
无邪盛世,以全面取消科举制为开端;
内侍都知,做二圣信任的太监,照样与大人们并肩前行。
“常忆。”
“干爹。”
“你可知,东便门外那么多乞儿,我为何偏偏选你作干儿子?”
“可是因为,儿子那次在烧《论语》取暖?”
郭庆点了点头,忆道: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年初那阵,天气依旧很冷。
郭庆急急忙忙地从东便门出发,赶着去给小左相公传达皇帝的旨意。
寒风吹来,把一张被烧得黑乎乎的残页,吹到了郭庆的官帽上。
他摘下来一看,却是孔圣人在对他说:
“一个有尊严的人,不会为了生存而违背自己的道德原则,甚至在必要时,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些原则。”
彼时,郭庆无心顾念是否有千里耳暗听,怅然自语道:
“冯忠全背叛大宋,致使二圣再不信任宦官,裁撤内监无数。但宫廷不可无人服侍,便广招平民学子,为国捐躯,舍却凡根为宦……既是为国尽忠,为圣上分忧之举,怎能说我在‘害仁’呢……”
郭庆不敢再多想。当场收了那烧书取暖的乞儿为义子,改名郭常忆,安排到奉天台角落里当差。
时隔半年有余,官家欲增近身内侍,不知怎的,竟选中了相貌文雅清秀的郭常忆。
郭庆不得已,这才今日将其带入垂拱殿,先在大朝会上转了一圈,瞧了个大概。
待到巳时临近,内朝议事即将开始。
“走吧,领你去见见诸位大人。”
郭庆来到损斋门边,对郭常忆道:
“今日所议之事,可不止成都剑仙一桩。切记,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