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掠过,携带着湘江独特的水汽,扑面而来。
十五岁生辰刚过的王璟山,已然整装待发。
文升、商开影,以及由王先益率领的凡锐营二百名火枪手,都将与少年并肩前往临安。
在商开影的搀扶下,文天祥缓缓走到了湘江之畔的渡口。
尽管年过六十,身体因疾病而日渐衰弱,但他的眼神——那对曾睥睨战场的眸子——却仍旧锐利如鹰。
他与少女郑重作别后,静静伫立在渡口,凝望着自家的年轻一辈登上客船。
船帆缓缓升起,他的视线紧紧追随着那些年轻的面孔。
直到他们的身影在视线中逐渐变得模糊,几近融入北方迷蒙的远方。
这时。
“右相!”
在灵力的激荡下,少年的声音如同破空的利箭,清扬而悠远地传至岸边渡口。
“先生未尝负宋,惟宋负先生也!”
文天祥举起手中的拐杖,脸上露出一抹淡然的笑容,轻轻挥动。
话已至此,无需赘言。
老者默默注视着孩子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唯有期盼:
“愿你们平安归来。”
-
船抵岳阳后,王璟山等人转入长江,开始向东行进。
沿途将经过鄂州、江州、安庆、池州、铜陵、建康、镇江等地,出长江口,南下转入钱塘江,逆流而上,便可抵达临安。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王璟山并未闲着。
他将《正道练气功》悉心传授给了文升。
只因临行前的夜晚,文天祥曾与王璟山、文升促膝长谈。
“回想成都一战,老夫首次直面胎息修士的威能……那一刻,老夫才深刻体会到仙凡之间的鸿沟,远非新式火器所能弥补。”
烛火摇曳中,两代人的思想在碰撞中交融。
最终,文天祥准许了文家晚辈踏上修行之途。
尽管老人直到临别,都未再提及昔日“仙凡平等”的理想抱负。
可这四个字,早已如同一颗顽强的种子,自王璟山于北宋种植灵田之日起,便在心中悄然发芽扎根。
“修炼之道不应为少数人所独占,而应普惠于众。”
因此,在默写完《正道练气功》这部功法之后,王璟山并未将其束之高阁,而是毫不犹豫地将其借给了商开影和王先益,让他们誊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