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争足了面子,也不回他话,拉着董昭仪笑着向前走去。
虚过了几日,林南一面安抚着陈民,一面又忙着上书朝廷为江南减免赋税,所以日子排的很紧。
这日已快入夜,林南刚忙完开仓放粮的事在行宫中休息,一个娇滴滴的美人不经传报就跑了进来,扑到林南怀里嗔道:“殿下,你有日子没来看我了,妾身想你的紧。”林南看见来人是玉稚,这才想起的确是有些日子没见了,便揽着她坐起来柔声道:“这些日子一直没闲下来,所以便冷落了妹妹,可别介意。”
玉稚听见妹妹两个字,心内喜欢,娇声道:“殿下忙于国事,自然要放下儿女私情,只是今天是三月十三,总该可以歇下一日的吧。”
“三月十三?”林南听这这个日子,不知道有什么特别之处,玉稚小嘴一努嗔道:“今日是上元佳节,殿下说好要陪去赏灯的,怎么又忘却了么?”林南一拍脑门哎呀一声,忙陪笑道:“我还真给忘了。”玉稚假意生气道:“殿下怎能说话不算数呢。”林南见美人这般模样。便拉着她道:“咱们现在就走吧。”玉稚听了顿时喜笑颜开,两人牵着手便出了殿门。
虽然刚刚经过战火的洗礼,但建康城中却并没有破败的景象,尤其是在这上元佳节,整个城中尽是琳琅满目的花灯和接踵而过的百姓。
“好热闹啊。”玉稚很少出过宫,赏灯则更是头经一历,自然对这一排排挂着的花灯感到十分新奇。林南自然也没见过,不过他对这些东西的兴趣不大,所以也就是跟着玉稚走走看看,并不十分在意。
“殿下。那上面写着什么?”玉稚忽然朝两边琳琅满目的灯身上一指,只见每一盏不同的彩灯上都贴有不同颜色的字条,字条上面都写着字。不用说也知道那是什么,林南便笑着答道:“那是灯谜,供人猜着玩的。”
“噢?这个有趣。”玉稚抬头看着上面的一盏灯,只见那字条上写着:今日秋尽,打一味药。
这是个很简单的灯谜,林南连想都不用想,随口答道:“是明天冬。”
“噢。那这个呢。”玉稚用手指着旁边的一盏三花灯,只见上面写着:眉来眼去惹是非。打一字。
这个虽然比刚才那个难了点,可还不至于难住林南。“是个声字。”
猜了几个,玉稚也就够了,便拉起林南道:“咱们去那边看看吧。”
林南随着她的性子这边看看,那边问问,不知不觉间便到了一座拱桥前面。只见所有的人已经拱桥时都是一个一个的贴着桥边走,倒把桥中间全都留了出来。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玉稚抬眼看了看林南。“这叫做‘散百病’,据说贴着桥边走可以驱除邪魔,百病不生。”
“真的准么?”玉稚呆呆的问道。林南看着她娇滴滴的模样。不禁一笑道:“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人生无常,得不得病和这些有什么相干。”玉稚听完恩了一声,不过心里还是半信半疑的。林南知道她的心思,便拉着她也靠到桥边笑道:“管他准不准呢,只要你喜欢就好。”玉稚被他说的脸颊现红,心里一阵甜蜜。
过桥又走出了一条街。玉稚的兴头却丝毫不减,林南却有点不耐烦了,心里暗叹道:“想不到从古到今的女人都这么爱逛街。”
“档!”一声响锣传入耳中,勾得林南抬起头来。忙往前望去。只见不远处的一个二层绣楼前聚集了很多人,楼上站着十几个年轻女子,每人手中都提着一盏花灯,看上去甚是显眼。
“走,我们去瞧瞧热闹。”林南边说着边拉着玉稚向绣楼这边走来,只听得楼前又是三声锣罢,从楼里走出一个穿着紫灰色宽袍,看似是个商贾模样的人来,拱手向四周众人一揖道:“今日恰逢上元佳节,古某不才,特社生肖十二灯,但凡能将十二灯上之谜面尽皆破解之人,古某既奉送白银二百两,绝不食言。”
“二百两!”围观的众人听见这个数字大多都瞠目结舌不敢上前,因为他们知道,既能出这么高的价钱,谜面就一定不简单。
“殿下我们走吧。”玉稚对银子和灯谜都没了兴趣,索性也就懒的就看,但林南却觉得这事情另有蹊跷,便拉住她道:“我来试试,再走不迟。”
“恩。”玉稚虽然不愿意,却也不敢拂了他的意,只能乖乖的站在一边看着林南穿过人群走上前去。
“我来试试。”林南一笑视之,似乎根本没把这十二个灯谜放在眼里。
“公子可准备好了?”那姓古的人眼中露出奇异的神色,似乎想从林南身上找到些什么。
“无须准备,你只管出题便是。”林南对于猜灯谜这类事还当真不放在眼里。
“好!”那人赞了一声,向楼上的十二个少女挥了下手,众女心领神会,左第一个便拎着花灯缓缓从楼梯上下来,从门里走出。
“公子当真准备好了?”那人又问了一句,林南见他婆婆妈妈的也懒的理他,冲那拎着花灯的少女道:“将灯上的封纸去了吧。”少女听了转眼看了看那姓古的人,见他点了点头。这才伸手揭去蓝皮封纸,露出里面的谜面来。
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