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空明禅心的作品 > 认知世界的真相(第1页)

认知世界的真相(第1页)

有,可感知的,名为“有”;

无,不可感知的,名为“无”;

当事物从不可感知变为可感知时,名为“生”;

当事物从可感知变为不可感知时,名为“灭”;

感知的主体,名为“心”,亦名为“能知”;

感知的客体,名为“物”,亦名为“所知”;

而世界,就是“心”与“心”所感知的“物”的总和。

对每一个人来说,世界就是他她所感知的对象的总和。

不同的人所感知到的世界并不相同,世界是什么样的,取决于感知世界的心。

除了心所感知到的世界,没有其他的世界,或者说,讨论心所感知到的世界之外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

在心可感知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有”,也没有绝对的“无”,一切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

变化,即意味着,有些因素在“生”,有些因素在“灭”,有些因素在聚,有些因素在散。

在心所感知的世界里,没有永恒。

一切可被感知的事物,有生即有灭,有聚即有散。在生之后灭之前,似乎真实无伪地存在,在生之前灭之后,又了无痕迹,找不到任何一丝一毫的实质。

包括可被感知的人的身体、感受、思想、情绪、情感、意识等,均是如此。

既然在心所感知的范围内找不到永恒,那么作为感知主体的“心”呢?

“心”是什么?

心是感知的主体。

心,从何而来?

如果说心是主体,就不能问心从何而来。

先,心作为感知的主体,一定不是其所感知的任何一种客体对象。

如果心是其感知的某种客体对象,心就不再是主体。

或者说,如果心是客体对象,那么世界就是客体对象对客体对象自身的认知,这等同于说,世界是主体对主体自身的认知。当主客一体时,主客之分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世界是自身对自身的认知,则意味着,你感知到的所有一切,其实都只是你自己。

如果心不是客体对象,那么也不可能来自于客体对象。

心是主体,代表它没有来去。

心所感知到的世界时刻在变化,有“有”、“无”,有“生”、“灭”,有“来”、“去”,有“聚”、“散”,但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作为主体,心的本体却没有变化,不能说感受这一切的主体,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有什么不同。

但如果去寻找心的本体,却寻找不到。

作为感知一切的心,没有实体,没有方所,没有大小,没有颜色,没有味道。

但其实也无须寻找,因为可感知一切的心,从未离开过你。

更准确地说,可感知一切的心,就是你自己。

作为感知主体的心,不能用任何概念来“定义”。

只有客体才能被定义,被主体定义。

被定义的对象永远是受限的,只在被定义的范围内存在意义。

主体是越客体的,主体不能被定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