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胡的养父余春华,养母林如芳都是老革命,在部队的级别都很高。
当年江胡的父亲就是给江胡的养父当过警卫营营长的。后来牺牲之后,就收养了江胡。虽然是养子,但是对江胡也如同亲生的一样,平时该教训就教训,倒是让江胡对养父有些敬畏。
苏瑜早就对着两人好奇,到本人之后,觉得不愧是被李萍的爸都要喊一句老首长的人。为人有些返璞归真的感觉在,要不是穿着一身军装的,都不出来是上过战场的人。
宋爸高兴的招待了两人。当年虽然不是一个部队的,但是也是有些交情的。当然,宋爸早年受伤比较早,所以级别上是没余春华的高的。
在这样的老革命面前,苏瑜可半点心思都没有了。就当个晚辈媳妇一样的招待他们。
余春华着宋东征和苏瑜,笑着道,“小宋也是当爹的人了,时间过的真快啊,一眨眼都老了。”
宋爸道,“谁说不是呢,首长你是不知道啊,我这些年闭着眼睛就总是想起过去的事儿,感觉昨天还在打鬼子呢。哎,我这条腿要是没问题,没准前几年的那场战争我还能凑个热闹。”
余春华笑道,“你就别想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这样提前退休了,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呢。”
“哎,我现在也想开了。在家带带孙女也是不错的。”宋爸立马又嘚瑟起来了。
江胡的养母林如芳也抱着宋圆圆轻轻的拍打了一下,笑着道,“长得好,比我们家的长得好。”
她和余春华生了一子一女,孩子都已经成家生子了,这些年也各自在部队里面发展,很少回家。如今就差江胡这个任务没完成了。
苏瑜笑着道,“这孩子就是能吃能睡。”
“这是福气,孩子没烦恼,你们这做爹妈做得好。”林如芳温和的笑道。
又问苏瑜,“你在省里做的怎么样说起来我们在京市很久没出来了,都不知道其他地方老百姓过的怎么样了。”
苏瑜立马将省里的一些事儿挑了几件好的和她说了,其中包括宋东征搞的那个养殖场的事情。
“现在搞得好,过年的时候老百姓都能多吃几斤肉呢。我们现在平时肉类也供应多了。”
“来你们这边发展的也是很不错的,这样很好,就留在这边发展,好好的带领老百姓过日子。暂时也别出去了,在本地踏踏实实的干好,以后才能稳扎稳打。”
苏瑜闻言,觉得林如芳这可能是担心她和宋东征心大,想往京市跑,所以才劝他们在本地好好发展。
她笑道,“我和东征同志也是这么想的,我们现在还年轻,不着急了,踏踏实实的为老百姓办事才是首要的。”
晚上吃完饭,宋爸本来是准备让余春华他们在家里挤挤,好好聚一聚的。结果刚收拾好碗筷,省里的领导就上门来了。
这次两人虽然是私下里过来的,但是进了省委的大院了,也瞒不住梁记他们,都跑来招待余春华两口子。不过余春华两口子也没和这些人多接触,只随意说了几句场面话,就去省委招待所里面休息了。
晚上,宋东征和苏瑜躺在床上,哄着闺女睡着之后,宋东征严肃道,“我觉得余伯伯他们这次过来,好像真的有些不一样。是不是京市那边有啥消息”
苏瑜道,“今天伯母似乎暗示我们不要去京市发展,让我们留在家乡稳扎稳打。”
两口子都已经在单位里面工作了这么久,都不是愣头青了,苏瑜是早就知道未来的走向了,而宋东征也从这些暗示里面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猜想。他觉得似乎真的有些变化要出现了。
初五这天一早,余春华和林如芳就带着江胡一起去省城商场里面买礼物。
除了一些补品之外,还买了一些布料和成衣,都是给李家其他人准备的礼物。付款的时候江胡想要自己给钱,他知道养父母是很节省的人,这些年他们其实也没留多少钱,工资很多都用来捐赠给了京市的孤儿院,给那些战争里失去父母的孤儿。
余春华笑道,“没事,家里给你结婚的钱还是有的。都是你哥哥姐姐寄回来的,他们知道你成家,都高兴。”
江胡眼睛发热,觉得养父母和哥哥姐姐他们对他的照顾,真是这辈子都还不清的。
买完礼物之后,一家人去了省军区大院李家正式上门拜访,也算是表达自家对李萍的重。
这可把李国良给激动坏了。让家里人大气十二分的精神来招待,还把自己舍不得喝的酒也拿出来了。
吃完饭之后,余春华就拿出了自家给李萍准备的聘礼一块浪琴手表。是当年打鬼子的时候缴获的,当时林如芳是部队里面电报组的,需要用到手表,于是就将最好的一块奖励给了林如芳。已经过了很多年了,林如芳一直很喜欢。
如今儿子结婚,家里没啥值钱的好东西,林如芳觉得这块手表还是很珍贵的,就拿来做聘礼了。
李萍一听这段历史,连连摇头,不好意思夺人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