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申年三月十七日的京城能不能守?
我的回答是能守,原因很简单,京城并非是被李自成攻破,而是降将献城。
而且也不是没有人可以守城,只是所托非人,加之众人皆认为大明气数已尽,无力回天所致。
所以只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现,能够诛杀奸邪,振奋军心,京城是完全守得住的(反对者可参看阎应元之事)。
至于有人说那时崇祯已被文官控制,连宫门都出不了,我觉得这是无稽之谈。
原因有二,第一,文官能制约皇权靠的就是纲理伦常,他们心中纵使再想把崇祯抓起来,也绝不敢这样做。
因为只要他们做了,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依据,所以最后城破了,也没有一个人敢去捉拿崇祯,向李自成邀功。
第二,据多种史料记载,外城被破后,崇祯还曾拿着三眼铳,带着王承恩等人在中南门、安定门晃悠,可见他并非不能出宫。
二、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说到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答案,常见的无非是财政破产、东林党争、官员贪腐、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等。
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一个破旧立新的革新之人,若主弱臣强(比如张居正),或是主强臣弱(比如朱元璋),都可以延缓衰败。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延续国祚,必须移风易俗,打破重建,不可能只是简单的改良。
而在甲申年正好有这样一个机遇,朱元璋也有这个能力,所以我才选择了朱元璋和这个时间作为全书的开始。
三、朱元璋穿越后痛骂明朝历代皇帝,责打王承恩是否合理
我看到很多读者为一些皇帝抱不平,甚至还有人认为我将明朝的灭亡归于宦官很无脑,这让我有些哭笑不得。
我首先要说明的是,朱元璋是后穿到崇祯,他并不知道明朝后面两百多年的事,只能根据自己的见识和尚不完整的记忆来处理问题,这和我们手握历史书去看问题完全两样。
举个例子,你辛辛苦苦建立了一番事业,没想到去国外玩了两年,回来发现你儿子已经将你的家业败光了,试问你第一感觉是怎么样的?
();() 我相信正常人突临此事,情绪肯定是不太理智的,朱元璋也是人,责骂后辈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哪怕一些后辈十分优秀。
其次就是太监之事,我想说朱元璋并不是因为太监败坏了朝纲,才不喜欢太监,而是他一直都不喜欢太监。
至于说他为什么不责怪文臣,我想说这是一个误解。
因为在朱元璋的认知里,本来就是要用文人来治理天下。
此点不管从哪本朱元璋的传记都可以看到,朱元璋一直是重用文人的,只是前期是明敬暗防,后来是边打边用。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在朱元璋眼中,不管是文臣还是太监,都只是为朱家王朝服务的工具。
说到这,有关朱元璋责罚王承恩的事我就不多说了。
所以说不管朱元璋骂太监也好,没有责怪文臣也罢,他最终不满的对象其实是明朝的历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