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科技之最 > 第12章 一篇论文一学期(第1页)

第12章 一篇论文一学期(第1页)

公允地说,顾玩给麻依依安排的那些任务里面,“分布式编译架构”是最容易琢磨出来的一个突破点。

这玩意儿所需的知识结构,很契合计算机专业的资优生。

另一方面,地球人当年关注分布式编译,其实是跟摩尔定律瓶颈临近,有莫大的关系地球上,那条“cu单位面积算力每过18个月就能提升一倍”的摩尔定律,其实早在20052006年前后,就逐步陷入瓶颈了。

当时,05年暑期档英特尔发布的最新款cu,单位算力就根本达不到04年初版本的翻倍了,大约只有04年春版本的1617倍。

到06年底07年初的英特尔单核cu版本推出时,距离05年暑期档版本又过去大约18个月,但是这一次,单位算力只有05年暑期档版本的15倍。

可见,算力倍增的速度,在逐步放缓。当时cu的加工工艺大概还在四十个纳米的水平,瓶颈就已经凸显了。这不是英特尔喜欢挤牙膏,而是真的挤不动更快了。

但地球上的普通消费者,在0506年那阵子,并没有感受到电脑性能的提升速度明显放缓这是因为,英特尔提前知道自己挤牙膏挤不动了,所以在那阵子推出了个叫“双核”的技术。

cu单位算力提升速度不够,那就搞新的算力分布架构,用核心数量来凑。又过了两年,到08年前后,双核也撑不住了,就上四核。

至于后来的分布式编译架构云计算,有个最大的外部诱因,就是“增加cu核心”这条思路,也渐渐变得不划算了。

不可能无限堆砌32128512核,既然如此,不如直接搞分布式,把算力任务充分并行拆解的底层架构问题,给解决了。从此,咱也别纠结单台cu的算力了,直接芯海战术堆规模。

蓝洞星上,基础科研落后于地球,商业模式创新领先于地球。

至于芯片工业,因为这玩意儿虽然受制于基础科研,但本身也属于能够赚钱养活研发的产业,所以两相抵消,差不多跟地球上发展还算同步。

因此,在99年的蓝洞星上,还要再过上三四年,才能感受到“摩尔定律即将失效”的危机。

既然如此,蓝洞星人目前对于“分布式编译”和其他算力分布架构的关注度,也就很低。

即使这玩意儿你真走心研究研究,发现并没有那么难,但偏偏就是没人去走这个心。

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努力,会因为英特尔的强大,而变得没那么大意义,就懒得琢磨了。

一个优美的漏,就这么摆在那里,等着一个只要有盟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水平的人,想捡就能捡走。

99年10月份,刚刚大二上学期才开始不久的时候,那个时间点的麻依依,当然是没有“盟校计算机系研究生”的水平的。

但是,在针对性的刻苦钻研之下,在顾玩的调教指导之下,孤注一掷挖掘,到了期末的时候,麻依依也差不多把这个问题琢磨得融会贯通了。

说到底,还是捡漏机会难得,天赐之便。

12月在自家学校实验室鼓捣架构成功、试跑了半个月,确认编译效率提升,数据搜集充分,她就开始写论文。

这篇论文,顾玩也不打算挂名,就让老婆一个人写了。毕竟后续能让麻依依自己独立完成的课题不多了,只会越来越难。让她的出道之作能独立完成,对她将来一辈子的名声也好听。

否则全程靠老公,还不被人说成是硬饭软吃。

另外,顾玩也不是什么喜欢送妹成果的人。他很有分寸,哪怕是自己合法的老婆,他也不会无原则地给成果。

首先得确保对方的能力真的做得出来,将来别人问起来也能聊得头头是道,这样才能把论文转化为学术威望。如果驾驭不住学术威望的话,那就适得其反了。

另外,顾玩考虑到的是他自己这辈子不会亲自经营企业。

他是个纯理科生,只能当大科学家、绝对控股东和精神领袖。

如果老婆能帮他当ceo,管好成果向金钱转化的环节,那就最好不过了。所以他也需要让麻依依逐步建立起将来驾驭住其他科研人员的威望。

不然那些科学家觉得顾玩任人唯亲、听信女人,从此离心离德,可就不妙了。

因此,不用担心顾玩不是“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在为科学捞信仰的路上,是绝对利己的,给工具人的好处迟早是有用的。

“分布式编译架构”的论文,撰写、修改、磨合,前后两个月,退稿一次、要求小修一次。到了寒假的时候,总算是靠麻依依自己的实力过稿了。

拿到回函的当天,麻依依非常激动,第一时间拿给老公。

“是ieee的期刊哦,transaonuters,总算是国际顶级期刊了。我们院长还在全院公开表扬我了呢。”

顾玩倒是习惯了,并没有过多嘉奖,谁让他是刚写直男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