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我在古代做直播带货 > 第37章 祭十二郎文(第1页)

第37章 祭十二郎文(第1页)

俞悦说到这里有些挠头:“说到《祭十二郎文》的话,就得盘一盘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和韩愈的家族背景了。

我们知道,古代华夏基本都是以宗族作为聚落进行社会活动的,韩家也不例外。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里说他自己‘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兄嫂长大。

其实十二郎是韩愈的亲侄子,但却不是他大哥韩会的亲儿子。他们韩家人好像都不是很长寿。

他说‘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他有三个哥哥,韩会,韩介,韩全,都不幸早早离世。

韩全在没有成年的时候就早夭了,韩介也去世的很早,但留下了两个儿子,韩百川和韩老成,韩老成就是十二郎。

唐人的辈分是从曾祖开始算起的,所以经常族兄族弟排的特别长。

比如白居易是白二十二,他好基友元稹是元九,刘禹锡是刘二十八等等。

这里铺开说就太长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了解,在这里我们只说韩家。

因为韩愈的大哥韩会没有儿子,所以就把韩介的儿子韩老成也就是十二郎过继给了韩会。

我们现代人可能很多几乎对宗族没有什么概念了,基本看不见这种情况,但是在古代这种现象还是很普遍的一种继承香火的方式。

于是韩愈就跟十二郎一起由韩愈的兄嫂抚养。

其实他们小时候过得还可以,因为韩会是跟着当时的宰相元载混的。

只不过好景不长,后来元载触怒天子被杀,韩会也被牵连遭到贬谪,被贬为韶州刺史。韩愈也自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前半生。

韩愈跟着兄嫂一家从长安迁往韶关生活,结果没多久,他的兄长在任上病逝了。

他的嫂子又带着他和十二郎扶柩北上,把他兄长的灵柩带回河阳韩氏祖坟安葬。

古代长途跋涉危险系数特别高,不是今天我们出门坐个高铁飞机几个小时就能到。古代出门要么就是土匪兵祸,要么就是大型野生动物。

更何况他们是一路从岭南回中原,难度就更大,称得上一句历尽艰辛。

韩愈在给嫂子写的祭文里说这是‘万里故乡,孤幼在前。微嫂之力,化为夷蛮。’

一个孤苦伶仃的妇人带着两个少年长途跋涉回到故乡,那真是一不小心就会丢命。

千辛万苦回到河阳后,嫂子郑夫人就带着他和十二郎在河阳读书,只是在河阳也就过了四年安生日子。

直到公元783年,也就是唐德宗建中四年,颜真卿被叛将李希烈所杀,就是那个千古第一楷书圣人颜真卿。

李希烈随后兵围了河南襄城,唐德宗下诏兵支援,却因为没有兑现所许诺的赏赐生了兵变。

郑夫人又带着他们去江南避祸,这一年,韩愈十七岁,十二郎十五岁。

他又说‘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韩愈父兄都早逝,十二郎这一辈继承二哥韩介家业的韩百川也早逝了,所以韩家两代人,就剩他们两个。

纵观他的前半生,不难现,他和十二郎除了叔侄,更是从小到大的玩伴。

再后来,韩愈十九岁那年,他离开了宣城,前往长安参加科举求一个前程,但他光一个礼部试就考了三年,考了礼部试还得再考吏部试以后还能做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