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我在古代做直播带货 > 第64章 细盐提纯(第1页)

第64章 细盐提纯(第1页)

俞悦这回没让古人们抓狂,干脆利落地讲起粗盐提纯:“那接下来我们就说说粗盐提纯吧。

先,古代盐场和现代盐场的工艺并不一样。科技水平的巨大差异也决定古今提纯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古代的晒盐场大量使用了石槽,还普遍有把粗盐用淡水溶解之后,再放在红热的铁板、铁锅中结晶的作法。

使用石槽的原因,可能是古人对于盐场的流程优化不好,于是为了便于取出盐晶体,是让卤水最后在石槽中晒干。

显然,把卤水移动到石槽内需要额外的操作,会增加人力的成本。

而用淡水溶化后重新结晶的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和燃料,用来执行操作的铁板、铲子、铁锅等铁器也有极大的腐蚀损耗。很明显是极大的增加了制盐成本。

最可悲的是,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去除苦卤成分的效果却不怎么好。

那么,现代盐场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一个正常的现代晒盐场有很多个池子。这些池子根据卤水的浓度分为几个等级。

海水在这些池子中,每当浓缩到一定程度就移动到下个等级的池子中去。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这是因为,假如不这么设计,比如十个晒盐池在海边排开,每个池子引入一百吨海水,可以晒出三点五吨粗盐,那么工人们就需要跑十个池子,每个池子去收集薄薄一层盐皮很麻烦。

而如果有二级的盐池,在一级盐池已经把海水浓缩成十吨卤水的时候,只要安排好高度差,二级池比一级盐池低,挖开缺口,这些卤水就会自己流入二级池。

同时二级池就可以得到一百吨浓缩后的卤水,可以析出三十五吨粗盐。

这样,工人就只要去二级池工作就行了。

实际上现代盐场的分级比我说的这个要精细许多,有好几个级别。卤水是自己流动,不需要人去挑水,不费人工。

另外,现代盐场分离出来的苦卤水也是有用的,不过大都是用于工业,这里我并没有仔细研究过,就不说出来误导大家了。

各种不同来源的‘卤水’成分不一样,所以制取精制盐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仅就海水制盐来说,一般是利用其中各种溶质不同的溶解特性来分离的。

海水中成分复杂多样,但还是有其规律。

总的来讲,氯化钠,也就是食盐的相对于析出浓度的实际浓度最高。

所以,只要把海水引入晒盐池浓缩,开始析出结晶,那么根据经验控制好浓缩的比例,先行析出的主要就是氯化钠。

其它的成分比如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钙等等,由于还没有到达临界浓度,就不会大量析出。

所以,那些晒盐场工人踩着卤水从池子里面,用小车运出来的晶体主要成分已经是氯化钠了。

只不过这些粗盐从卤水池子里面挖起来,里面当然还有大量苦卤的成分,虽然对人伤害不大但总归吃着涩口,不舒服。

但是既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好对付:既然是溶液中的苦卤成分作怪,那么把盐从卤水池中取出以后,放在专门的场地滤干盐堆,而不是晒干盐堆就好了。

这样,滤干的盐堆,那些苦卤成分就随着流走的卤水一起离开了盐堆,剩下的食盐含有的苦卤成分就更少了。”

古代的科学家们大都如获至宝,天幕中俞悦说的许多名词他们并不是很明白,可也不妨碍他们触类旁通。

如沈梦溪,徐光启等人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如果真把天幕这番话吃透,对天下万民将带来多么大的益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