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客气!这个啤酒厂是我申请建造的,我也该为啤酒厂做些事。”
随后,李向明骑着自行车,踏上了前往附近几个村落的路途。
清晨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蜿蜒的乡村小路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
他的心情格外畅快,因为他知道这次访问不仅会为施工队解决人手问题,也会给这些村庄带来难得的就业机会,让村民们挣点钱,挣点粮票。
首先他去了自己的村子,跟老村长说了一下,姐姐说了他们第二天就开始招工的事,老村长拍着胸口说明天绝对会通知到位。
接下来,到达的是东溪村,他们村今天休息,村长郑老正在村头的大榕树下与几位老者下棋。
看到李向明,郑老眼睛一亮,笑着放下手中的棋子迎了上来。
“向明副厂长,今天什么风把你吹到我们东溪村来了?”郑老热情地招呼着。
李向明笑着从自行车上下来,握着郑老的手说:“郑村长,我是来给您带来一个好消息的。我们要建造的啤酒厂即将开工,现在需要招募一批临时工,建造房子,管饭,还给钱给粮票。”
郑老一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这可真是个好消息!你知道的,村里的人都想找活挣钱挣粮票。我这就去敲锣打鼓告诉大家。”
不远处,几位正在闲聊的村民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好奇地围了过来。
其中一个叫张大嫂的妇女率先开口:“李厂长,这是发生什么事了?看着挺热闹的。”
李向明见状,便将招聘临时工的事情又详细地说了一遍。
话音刚落,周围的村民就议论纷纷,显得非常感兴趣。
“真的吗?管饭还有钱有粮票?”张大嫂眼中闪过一抹兴奋的光芒。
“当然是真的,这个年头招工的事还能有假?有假了岂不是欺骗工人?”另一位村民也高兴地说。
看到大家的反应如此热烈,李向明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他清楚地知道,这份工作对于这些需要照顾家庭、无法远行的村民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随后,李向明又陆续访问了北坡村和南园村,情况也与东溪村类似。村长们和村民们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感到非常高兴和感激。
回到工地时,天空已经渐渐暗了下来。王队长看到李向明满脸的疲惫,但难掩喜色,便知道他这一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李厂长,看您这样子,应该是收获不小吧?”王队长笑着问。
李向明点了点头,笑着说:“确实,四个村子的村民都非常热情,我相信不久后我们就能看到他们中的许多人来报到。”
王队长听后更加高兴:“太好了,有了足够的人手,我们的工程进度一定能大大提前。”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驱散晨雾,啤酒厂建设用地的空地上就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人群。
他们来自各个公社的大小村庄,有的甚至从相邻的公社赶来,都是为了响应招聘临时工的消息。
尽管只是临时工作,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有机会赚钱并得到粮票,对许多人来说无疑是一线生机。
李向明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环顾着越来越多的人流。
他的脸上带着严肃而认真的表情,心里清楚,虽然机会宝贵,但名额有限,不可能所有人都留下。
空地上,人声鼎沸,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可能的工作内容和待遇。
有的人面露期待,有的则掩饰不住内心的紧张。
“听说这次是给啤酒厂干活,不晓得咱们行不行。”
一位中年妇女忐忑地说,双手紧紧捏着手中的帽子。
旁边,一位老者安慰道:“放心吧,大嫂。咱村里人哪个不是吃苦耐劳的?这活儿呀,肯定难不倒我们。”
这时,几个年轻人挤进人群,他们的表情中满是激动和好奇。
“这次招的是体力活,咱们年轻力壮正合适!”一个高个子青年向同伴们夸口。
突然,一阵孩子们的欢笑声打破了紧张的气氛。几个小孩在人群中穿梭玩耍,似乎对大人们的焦虑毫无察觉。
就在这片喧闹和不安中,李向明拿起扩音器,准备宣布招聘的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