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国眼瞅着小朱从大盒子里面拿出本票本说了,不顾她满脸惊讶的瞅着他手上的票本道:“这个票比外边的漂亮多了。”
“啊,是,是比外边的漂亮,这次电影周上面比较重视,要用最大的影厅排片还专门让印刷厂又印的票。”
中年男人惊异的说着看了眼郑建国,末了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继续道:“研究生同志,你,你带了这么多钱吗?”
“带了。”
郑建国说着出了票务室背过身在脚踝处拿钱,就听里面的小朱嗓门好似压不住的开口道:“李哥,一发的卖了这么多,咱们可是——”
小朱话没说完就没了声音,郑建国这时已经知道电影院遇到了什么问题,也就直接拿着钱进了票务室,只感觉这次机会实在是太巧了:“李哥,这是两千张《追捕》和两千张《望乡》的六百块——要不,晚上那两场的再多两百张给我?”
“好,小朱先把中间位置的给研究生同志。”
听到还要两百张,中年男人眉头便是一皱的说过,他就是干了十几年这个,门口那么多的黄牛在转悠,便将郑建国多要的这两百张看成是他趁着给单位买票时的小动作,虽然不知目的是什么,可心中当即是不喜的很,说完后抬脚出去了。
“你想趁着要有人看的机会去倒卖吧?”
随着中年人离开,点过钱的小朱抬眼看了看郑建国,不大的圆脸上露出了个笑来,只是想起这些电影怕是没什么人看,当即帮他数着票时开口道:“小鬼子的电影,怕是没什么人会看——”
“嗯,谢谢。”
等到小朱数过电影票交到手里,郑建国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转身看了看门外开始放人进了大门,便感觉给这位透露点消息也不错:“你想看看现在的曰本是什么样的吗?去看《追捕》吧。你想知道曰本女妓的苦难吗?去看《望乡》吧。”
小朱是个女孩,她自然不会去关心曰本女妓的苦难,然而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对于此时的国外是什么样子还是比较好奇,以前的报道中可都是用“水深火热”去形容,于是在几天后的97年0月23日第一场的《追捕》放映时,她悄悄的进了可以容纳六百多人的影院。
开播前的影院里灯光通明,小朱瞅着稀稀拉拉坐了没有三分之一的影院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很快电灯灭掉荧幕上出现画面,只是伴随着声音出现的高高白头山画面过后,伴随着闻所未闻节奏的音乐出现了个让她匪夷所思的视角:“这些,是高楼大厦?!”
宽大的荧幕上,不知多高的大楼在诸多的小楼中傲然而立,这时随着制作人的名字永田雅一闪过,密密麻麻的人群擦肩接踵的出现在了条街道上面,小朱顿时就被吓住了,她何曾见过这么多的人挤在这样的大街上,更何况是随着镜头的拉近,烫发的女人长发的男人让她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男的怎么能留女人才留的齐耳短发?!
“建国,你说我要是留这个发型——”
漆黑的影院里,已经看了三遍的叶振凯望着一闪而逝的长发男子说过,他邻座上面的郑建国头也没回的盯着荧幕上才找到警察的红裙妹子接口道:“那老师会亲自给你刮个光蛋。”
“真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啊——”
郑建国的右边,沈云辉瞪着一双大眼睛瞅着红裙妹子的窈窕身段满脸唾弃之色,他旁边的陶野则是一双眼睛长在了荧幕上面,好似对于三人的谈话没有任何的反应。
“不要说话,看电影!”
四人后面传来了隐约的呵斥声,郑建国转头看了看发现好几个人正冲着自己瞪眼睛,便感觉好像犯了众怒,接着旁边有人嘀咕道:“不许喧哗都不知道?真是素质低下,没看过电影?”
这会儿距离《追捕》上映已经过去四五天,郑建国也跟着看了好几遍,这不是说他手上的电影票没卖完,再怎么紧俏的票开场了还没卖出去,那也能是砸在了自己手里。
当然这种情况也就是一开始才出现,四家电影院连着四天每天四场的都是两百张拿的电影票,这就是价值一千九百二十块的一万两千八百张,原本他以为热度会在第三天才会爆发,没想到的是第一天票价就被黄牛盯上了,直接从一毛五翻到五毛,第二天则是翻到了一块——据说电影里面有很不错的特写镜头。
受到传说中的特写镜头引发,第三天的票价涨到了一块五,可惜的是这天的票郑建国在第二天八毛的时候就都卖了,第四天的票则是在第三天以一块五的价格出手的,而在电影门口的售价达到了一块八。
等到第五天有消息说电影周结束后不再播映,群情汹涌下票价的零售直接突破了两块,打着见好就收的郑建国则依然是以一块五的价格出手,所以到这会儿第五天的时候,他连明天的票都已经全部卖了出去,心情舒畅之际便带着累了几天的三人看个电影放松下。
按照郑建国的欣赏能力来说,《追捕》这部电影还不如隔壁的《望乡》来的深刻,后者以一个女妓的悲惨人生反应了菌国主义下的曰本,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和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当然里面女主的光滑脊背才是这会儿众多观众注意的地方,就和《追捕》中白富美的化身去拯救被诬陷英雄般吸人眼球。
如果说《海国图志》让国内精英们重新认识了世界,那么以蛤蟆镜、风衣、皮衣、绅装、油头发、领带、插花眼、马桶、单反相机、私人飞机这些现代化高科技产物构成的《追捕》,则让国内大众第一次开了眼界,甚至是重构了人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这会儿,郑建国的注意力也在主角杜丘脸上的飞行员墨镜和他身上的风衣上转悠,绝大多数人认为蛤蟆镜是被美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带进来的,只是很少人会知道真正引起风潮的主角,便是这会儿荧幕上的高仓健先生了,其原因不外乎是能看到电视剧的人比看到电影的人要多的多,再加上这会儿国内还买不到蛤蟆镜才没有流行开来。
();() 当然,这都是郑建国记忆里发生过的,他现在能把注意力放在个爷们身上,也不是这位无数国人的偶像和男神魅力太大:“叶哥,要是有人卖蛤蟆镜五块钱个,你买不买?!”
“买啊——”
叶振凯下意识的回完,才想起自己的嗓门有点高了,转过头差点趴在郑建国身上:“建国,你知道哪里有卖的?”
“声音小点!”
“你们这样还让不让人看了?”
“不看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