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常山赵子龙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 第61章 狮子大开口(第1页)

第61章 狮子大开口(第1页)

代城,郡守府。

代县原本是代郡治所,城中一直有保留郡守府,如今赵云迁回治所;提前两日到达代城的周仓等人,就已派军士将郡守府打理干净。

赵云进入代城后,在前呼后拥中直接入住郡守府。

代城的郡守府很大,而且颇有气势,比之高柳的郡守府足足大了几倍。

当晚在郡守府举行了一场小宴,算是赵云的接风宴。

第二天,休息了一晚的赵云,召集诸将以及县令雍召,在郡守府议事。

先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高柳迁入代城的三万百姓可安置妥当?

百姓是基石,赵云一直都是放在位。

因为这事是曹性负责,曹性回禀道:“府君安心,末将在雍令君的帮助下,已经妥善安置!”

代城庞大,足可居二十余万人口,原本城中五万余人,如今迁入三万来人,也不过区区八万余人,城中依旧随处可见废弃的民房。

听曹性这么一说,赵云也就放心了;那么接下来就是代郡百姓,今年过冬衣食的问题。

代郡诸县的情况,赵云曾在成廉那里有了大致的了解,基本都是忍饥挨饿之中艰难度日。所以赵云提议向各县每户人家,送去一头羊十张皮货,助百姓过冬。

雍召在代地多年,深知民生艰难,赵云这个提议,感动的纳头便拜,扬言替代地百姓感谢府君恩德。

如此,赵云一下子就送出去近七万头羊,数十万张皮货,因为代郡如今有近七万户民。(代郡常年遭受鲜卑入侵,百姓死伤惨重,平均一户只有三口人)

百姓过冬衣食问题解决,那么就是扩充实力,赵云提出募兵。

注意!是募,而不是征,募是自愿,征是强迫。因为赵云初来代地不久,虽然在击败拔都一战中获得了代地百姓拥戴,但他知道,他的根基还不够深,要想扩军,只能召自愿的,不能强迫,若是强制征兵,必定惹得怨声载道,使刚树立起来的声望瞬间就没了。

诸将一听,自然大加赞成。

如今,三千步兵外加一千突骑,赵云全部交给高顺在九阳峡筑关,代城如今只有虞虎麾下一千突骑以及四百亲卫骑,导致周仓、左髭、裴元绍、成廉等人都处于无兵可领的状态。

于是,赵云打算让四人各领百骑去郡内各县募兵,至于能募多少新兵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讨论完募兵的事,接下来,赵云就要论功行赏。

周仓等人从常山就跟着他出生入死,这些赵云都记在心里,如今有了一块地盘,自然要封赏他们。

而成廉、高顺、虞虎等人自然也不例外,他们戍守边关多年,劳苦功高,也理应封赏。

当然,这也是赵云必须要做的;因为忠心,是需要物质作为基础的,如果连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无法给予部下,何来忠心?

“雍令君,听闻城中有诸多空置宅院,我意收归官府,将之赏给有功之士!”

赵云之前听成廉说过,因鲜卑年年南下,代地世家纷纷南迁避祸,如今的代地,几乎没有世家的身影,而世家高门大院,人走了,房子可搬不走,所以留下了很多空宅。

赵云称雍召雍令君,是对县令的尊称。当然历史上三国时期荀彧也是大名鼎鼎的荀令君,但人家荀彧可不是县令,而是尚书令。

“府君,代城确有诸多空宅!”雍召为难道:“可这些宅院并非无主,想要收归官府恐怕…”

并非无主?

赵云微怔,问道:“听闻代地世家俱已南迁,安能有主?”

代城庞大,城中高门大院不下百座,普通百姓也没有资格居住,雍召居然说都是有主的,之前成廉不是说代地世家都南迁避祸了吗?这让赵云颇为疑惑。

雍召解释道:“代地世家确实已经南迁避祸,可他们临走时,将家宅贱卖给了中山马商张世平。”

马商张世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