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顿离开辽西数日,又折损了近半数兵马,自然也十分赞成郭图的主张,便也跟着郭图一起劝袁谭。
袁谭根本不想去幽州,因为他知道去了之后,他也顶多是坐第三把交椅,便跟蹋顿道出了自己心中的忧虑。
蹋顿又劝袁谭,说他是袁家的老大。
长兄如父,他去了幽州理应坐第一把交椅,也就是幽州刺史。
若是到时袁熙和袁尚有什么异议的话,蹋顿会出来替袁谭主持公道。
郭图也在一旁深入浅出地帮袁谭剖析了一下眼前的形势,告诉他去幽州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袁谭一琢磨,蹋顿早晚也得回幽州,到时候又得留他一个人在南皮,曹操再来攻城的话,自己也是不好对付。
而袁谭在战场上亲眼见识过蹋顿的本事,跟他去了幽州,袁熙和袁尚那两个小兔崽子肯定不敢不听蹋顿的话。
于是,袁谭便终于答应跟蹋顿去幽州。
郭图又给曹操写了封密信,说袁谭准备逃往幽州,让曹操把大营从城北移走。
否则的话,堵在那里袁谭肯定不敢出来。
曹操经历了两场战役,损失也很惨重,正准备撤兵回邺城,却突然收到了郭图的来信。
曹操仔细考虑了一番,最后还是接受了郭图的建议,将军营从城北移向了城南。
虽然移了军营,曹操却在城北留下了大量的斥候,吩咐他们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即刻火速回来禀报。
在袁谭准备逃往幽州的当晚,郭图又在城楼上射给了曹操斥候密信,斥候飞马回营禀报。
曹操完郭图的密信之后,立刻点齐兵马,来到城北埋伏了下来。
郭图给曹操的信中还说,等袁谭出城的时候,不要跟他展开全面交锋。
因为袁谭的兵马也有数千人,又有蹋顿的乌桓铁骑,若是展开全面交锋的话,实在胜负难料。
到时兵荒马乱的,袁谭很可能趁乱逃跑。
他即便不逃往幽州,也会逃往别的地方。
只需把目标锁定在一个披头散发的人身上即可,那人便是袁谭。
袁谭怕逃跑时被认出来,便决定披头散发地把脸挡住。
曹操把这件事告诉了虎豹骑,虎豹骑按照曹操的吩咐,最后便轻而易举地便斩杀了袁谭。
至于袁谭为什么会披头散发,也是郭图安排的。
在袁谭出城之前,郭图跟他说,跟曹操打了两仗,每次袁谭都是冲锋在前,曹操的将士基本都认得袁谭。
所以需要乔装成士卒的样子,换上普通兵士的服装,再把头发弄散,可以挡住脸。
这样一来,即便遇到了曹操的人马,他们也认不出来袁谭。
袁谭曾经在交战中从马上跌落过一次,差点儿一命呜呼,这件事始终让他心有余悸。
听郭图这么一说,袁谭觉得很有道理,便采纳了郭图的建议。
然而,在袁谭和蹋顿的整个兵马中,只有袁谭一人披头散发。
正是这与众不同、一目了然的特点,使得曹操的虎豹骑一眼便认出了袁谭,也直接葬送了他的性命。
郭图没有跟着袁谭一起逃往幽州,他跟袁谭说不能孤注一掷,要留条后路。
若是袁谭成功逃到了幽州,曹操那边又没什么动静,郭图随后便会也跟着逃到幽州。
若是袁谭半路上遇到了曹操大军的堵截,他还可以回到南皮据城死守。
袁谭和蹋顿毕竟是武夫,没有郭图那么多心机,更不具备巧舌如簧的本事。
听郭图这么一分析,二人都觉得很有道理,便把郭图留在了南皮城中,带着手下人马率先逃往了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