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中兴之势是什么意思 > 第六十八章 济河焚舟(第1页)

第六十八章 济河焚舟(第1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没有开始作战前,任好就已经准备好了大量的粮草,并且在出征之前就已经让将军送往黄河之西,在那里等着他们渡河。

此次作战是他亲征战场,手下则是任命孟明视作为副将。任好出征只是为了振奋军将,事实上大部分军权在孟明视的手上,而这样做不仅是在用名声庇护了孟明视,同样也是在鼓励他这次作战,让他不要承受那么大的压力。

对孟明视来说,任好对他的信任就像信任自己的子嗣一样,有着这样的国君,他感到无比的荣幸,也在心中把这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男人当成了他的第二个父亲。

雍城下,兵民相拥而泣,正做着战争的离别。

他们都不知道,等到战事结束之后,那离去打仗的人还能不能再次相见。

可城里的国人和郊外之民都知道,他们有一个好将军和好国君,就算在战斗中死去,也会成为这大秦的养料,君上已经在出前就已经说过了,此战伤残的兵士都会给予补偿,并且会好好照顾他们的妻女,不让家室衰变。

有着这样的国家,兵士们又能有什么畏惧呢?

兵士们只是在想,在出征之后多杀一些晋军,一换一回本,一换二不亏!

城下有年迈的父母送着儿子,不舍的妇人送着丈夫。

父母看着长大的儿子,心中有喜有悲,踌躇在城门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直到他们的儿子掉下眼泪,对着父母大声的道别,他们才说:“路上小心,一定要平安的回来!”

妇人抱着孩子,对着那穿着甲胄的兵士大喊:“要是不打胜仗,可别回来呀!”

兵士大声的应予:“如果没能将秦国的耻辱用晋人的血液洗刷掉,我是不会回来的!”

一群兵士和家人道别,而在出城的道路上则是树立起了一面大旗。

那是在兵车之上,孟明视手持旗帜高举,不过因为旗帜有些重量,在高举挥舞了一会之后,年老的将军不得不将旗帜准备放下。

却看见身旁的兵士握紧了他的手,再次扶起大旗在兵车上挥舞。

“将军,大秦的旗帜可不能低下去啊!”

“你说的对,大秦的旗屹立不倒!”

车厢上的孟明视看着那些出城相送的百姓们,身体忍不住的颤抖,这不是在害怕,而是兴奋,一种对战争渴望的兴奋!

身旁扶旗的兵士将旗帜握得更紧了,同时也在暗笑这位老将军不服输,就算手臂颤抖也还是要高举秦旗。

兵士们在离别之后,收起了泪水,踏上了启程的步伐。

最前面的是孟明视所在的兵车,孟明视居左,御者居中;身边的兵士和他扶着大旗让后面的兵车和兵士看到旗帜明确方向,兵车左右还有着不少的兵士在一同行军护车。

在孟明视的兵车后,是任好的乘车。

任好看着前方挥舞旗帜的孟明视和左右这些情绪高昂,一心取胜的兵士满意的露出了笑容。

他已经很久没有御驾亲征了,现在看着这些兵士的士气,他就知道此战不会失败。

“孟明视,你可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惊喜了,有着这样的将军和这样的兵士,我大秦在日后讨伐西戎怎能不胜!”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左右的兵士在行军时高声吟诵起了他们秦地的诗《无衣》。

不同于郑国流出的诗那样表达感情上的大胆奔放和灵动,秦国之诗大多都是悲壮且凝重的,因为他们的地理条件和先天的名爵就注定了要比他国更为辛苦。

秦国不像晋、鲁、郑这样的姬姓国因为先祖的余荫,他们从一开始就有着自己的封国。

秦国的封地最开始是靠着初代秦君为天子养马才得以有一块小小的封地的,而后又是在长时间的抵御西戎和其他外敌的入侵,经惨淡经营才逐步有了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