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中兴之势是什么意思 > 第八十一章 志向(第1页)

第八十一章 志向(第1页)

雨后的街道是朦朦胧胧的,没有商贩杂乱的喧嚣,很安静也很祥和。

“也难怪有心气的读书人以改善民生、报效国家为目的而奋起了,都是这样的世道啊。”

姬昱自幼生活在洛邑王城,而后来到了晋都绛城;所经历和见识过的还太少,没能体会到苦难和痛楚。接触最多也大抵只是权谋、国策。可要是真要把身份对调,估计他现在也会像那样的少年一样麻木了。

他只是运气好,生在了天子世家,如果没有这样的身份背景,估计也逃不了种田的苦恼。

没有权术和智慧,在这样的世道可是立不了足的。

就拿之前勾心斗角的农具和农肥来说,一个新的生产工具必定是带来极大利益的,可为何还是有人阻止呢?

现在的铁器冶炼技术还不够完善,表面上坑坑洼洼,虽然有着粗糙坚硬的质感,可是别人看不上的恶金。可是用作于农业,就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唯物史观来看,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摧毁了奴隶社会,可一个小小的东西又怎么能够改变整个时代呢?

这不仅是农具的功劳,背后还有着世家贵族在推动。

中原的局势已经成了乱局,天子失去了领导的名义,将这样的权能交给了晋国这样称霸的国家。

而诸侯国向来都是以周室施行的奴隶制度为政策,土地人口资源都归属于国君。

国君掌控国家,只是一部分由卿大夫们掌管,虽然名义上还是国君的领土,可实际上的掌权人则变成了卿大夫。

国君所占有的土地一直稳定展,在国君所有的田地上没有人敢和国君正面对着干,不过贵族所有的封邑和其他世家可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私田,新的生产工具会让他们的野心开始膨胀,原本在公田上要花费五个月的时间管理,现在用了铁具和牛耕只用了三个月,剩下的时间也不能闲着,于是贵族的私田得到了扩张。

而下层的商贾和富余的百姓也会争相模仿,同样的去开垦私田。

私田一多,有的公田就来不及管理,自然得到了荒废,在秋季也收不上赋税,百姓又依靠着私田的粮食换取了钱财。

此消彼长,国家的财富日益亏损,贵族的利益日益庞大,君权也就得不到统一。

这种东西是无法反抗的,因为它有着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历史大势”。

这样的大势在没有到来之前就一直在不断的点醒着能够看清局势的人。

国家衰败,就要想办法改革,郭偃也正是预见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了晋文公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也正是晋国最开始走向半封建地主社会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晋国在晋文公改革之后就有着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贵族向来是知道农具的好处的,所以他们会想法设法的垄断,而除了垄断之外,还有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底层庶农的人生。

所以在丰收季节,会提高各种日需用品的价钱,让底层人介乎于买得起和买不起之间。

而到了灾荒之年,也同样会提高各种日需用品的价钱,抢占田地,以富家实。

世间原本是美丽的,可是在那些肉食者的掌控之下,变得昏暗。

想要在这样的大局之中脱困,就要有着比他们更先进的方法,更不明觉厉的手段。

人的见识不会过他的认知,所幸昱就有着脱这个时代的见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