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古代人图片 > 第23章 淮西兵变2(第1页)

第23章 淮西兵变2(第1页)

“太师以为如何?”完颜亶见局面有些僵持,遂问向完颜宗磐。

“老夫以为,刘豫将那地方弄得乱糟糟,还拖累了咱们大金国,如果宋国愿意对咱们称臣纳贡,老夫觉得齐国就没必要保留了,咱们先把那些地方接手过来。至于与宋国议和一事,可以开始谈了,谈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反正不管是谁治理那里,咱们金国都立于不败之地。”

完颜亶见完颜昌和完颜宗磐都同意废掉齐国,与宋国和谈,而完颜宗干又沉默不语,就做了决定:“如此,那就如诸位叔伯所说,废掉齐国,开始与宋国和谈,此事就交太师与都元帅主持如何?”

“喏!”完颜宗磐和完颜昌躬身领命。

此时大宋朝堂之上关于谁来统帅淮西军的争议进入了白热化。

在如何处理淮西军一事上,张浚似乎颇为倾向由兵部尚书吕祉来继任淮西军统帅。赵鼎却以为,吕祉从未带过兵,未经历过战事,在后方处理一下后勤之事尚可,如让他统帅情势复杂,派系林立淮西军,吕祉只怕降不住那些骄兵悍将,所以希望由岳飞来统帅淮西军。

双方僵持不下,官家也不好决断,便叫来秦桧,想听听他的意见。

“臣离开中枢已久,且不是很懂军事上的事情,所以臣只怕给不出什么意见。”

“无妨,你就说说你的看法。”

“那臣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官家将就听一下就是。”

“若论领兵的经验,岳帅自然比吕祉丰富,多年的战功积累起来的威望也应该可以压得住淮西军,且岳帅持军向来公正,这一点人尽皆知,所以按理岳帅接管淮西军最合适不过,然而——”秦桧似乎犹豫了。

“然而如何?”

“如果将淮西军交于岳帅,岳帅将手握我大宋四成兵力,如此权重,是否妥当,还请官家斟酌。”

“你是担心尾大不掉?我看岳飞不像心怀异心之人。”

“当年陈桥兵变前,太祖皇帝是否怀过异心?”

赵构沉默了。

他找秦桧之前,也找过岳飞,询问岳飞如何处理淮西军的意见,以及对北伐的想法。

岳飞倒是不反对接手淮西军,但是对于北伐,却与张浚有不同的想法。

张浚认为以目前宋军的战力和大宋的国力,已具备北伐的条件。

岳飞却不以为然,虽然最近几年宋军打了几次胜仗,但大多是与伪齐军交战取得。伪齐军基本由农夫临时征召组成,战斗力低下,可以说连盗匪都不如。

金军很少亲自参与南侵,即使有,也是少量的汉军,真正战力强悍的女真部队最近很少出现在战场了。

他们在养精蓄锐,而宋军却一直在征战,虽然常年征战可以提升士卒的战力,但大宋的国力也在逐渐消耗。

若想北伐,按照以往宋军与金军战力对比来看,宋军的野战兵力起码要达到百万之众,方可有与金军一较高下的本钱。

而目前宋军可战、能战的野战兵力不过三十万,加上地方军也不过六十万。

兵力要达到百万数,兵源如何解决?粮草如何解决?

岳飞此前数次北伐,都是因为军粮补给中断,不得不中途放弃,功亏一篑。

所以岳飞给出的北伐方略就是:步步为营!有多大力,吞多少土地,然后屯田经营,经营稳固之后再往前走一步。如此,以十年为期,收回黄河以南的土地,并蓄备与金军一战之力。

岳飞的方略与赵鼎不谋而合,赵鼎也认为北伐宜稳扎稳打,在国力、军力没有绝对胜过金国前,不可轻举妄动,以免重蹈覆辙。

官家因徽帝崩于金国一事,急于复仇止痛,也想给大宋臣民一个交代,所以就有些赞同张浚的想法。

之前在两淮之战中,对如何用兵赵鼎也与张浚起了分歧,尤其是张浚请官家御驾亲征一事,更是让赵鼎怒不可遏。

一向和睦的两相出了重大隔阂,赵构也很苦恼。

为了避免官家难以决断,赵鼎向官家提请辞去尚书令一职,欲归养田园。官家挽之再三,赵鼎去意甚绝,官家无法,只好同意赵鼎辞去相位,但是不同意他归养,让他接了秦桧绍兴知府一职。

赵鼎去职,临安官场为之震动。毕竟朝廷南渡以来,赵鼎是在位时间最久的宰相,在位期间不管时局如何艰难,老宰相都苦苦支撑过去了,可谓是劳苦功高。

朝堂之上就只剩下张浚一人为相,虽没了掣肘,但是张浚也不敢做得太过,如今整个临安官场都在传言是他挤走了赵鼎,人言可畏啊。

他想顺水推舟,把淮西军交给岳飞统制算了,以堵住众人悠悠之口。

但是他有些看不透岳飞,前些日他召集几路大帅讨论北伐一事时,说了自己的想法,其他几位都表了自己的意见,唯岳飞一言不,他以为岳飞也赞同他的方略。岂料没过两天,岳飞就单独给官家上了折子,话里话外都表达了不是很赞同枢密院的北伐方略。

有话不能当面说么?张浚对岳飞这种做法很恼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