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七零年代泼辣 > 第19章 第19章(第5页)

第19章 第19章(第5页)

既然如此,想想就行。

两人到了干活的地方,不再说闲话了。

她们练习唱山歌的事,一直被大家当成拿着工分休息。正经干活时候还不停讲闲话,要被念叨的。

文艺汇演时间定在上午九点到中午十二点,文艺汇演进行时间,几小拨人轮流巡逻田地,不用巡逻的人全部放假。

对文艺汇演不感兴趣的可以留在家里休息,文艺汇演并不是强制观。三家人吃过早饭就搬着自家竹椅小板凳去苗彩玉给他们占好的位置坐着了。三家孩子都只能坐小板凳,大人们坐竹椅。

这种时候二十岁的大孩子也是孩子,只能坐小板凳。

薛华康没乱跑,老实跟着爸妈去前面坐好,坐前面才能更仔细到思念。

唱山歌是第一个节目,姑娘们统一发型,扎了两条花辫,短发的姑娘,只要能扎起来的,也都扎起来了,她们没法编麻花辫,简单扎两个小揪揪,意思意思。

苗彩玉两条大辫子是她妈给她扎的,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头发太重。

她很想自己扎麻花辫,她妈非说她要上台子表演,必须扎得精神些才好。起来是否精神,苗彩玉不确定,头皮发紧是确定的。她解释过她们不上台子,在台子旁边唱歌,妈妈不听,执意要给闺女扎麻花辫。

扎太紧了

按她妈这种扎法扎几年,苗彩玉再多头发都得掉光。

苗彩玉小时候辫子是爸爸帮她编的,等她学会自己编辫子后,爸爸就不再帮她编,之后都由她自己来,

她妈现在利落的盘发不是妈妈自己盘的,是爸爸帮她盘的。

爸爸是对的,不该让妈妈来编头发扎头发,让妈妈来,头皮和头发遭老大罪了。多谢妈妈二十年不扎头发之恩,多谢爸爸让她避免了成为秃子的命运。

不光头发扎得紧,妈妈还要给她别朵小红花,苗彩玉头皮发紧的同时又感到尴尬。她跟爸妈说了几句话,刚想走到薛华安面前说话,被妇女队长薛彩霞叫住,让她过去。

不得已,苗彩玉只能先离开,唱歌前有没有空时间,没空时间的话,只能等唱完再找薛华安了。

明明很近的距离,队长太会挑时间了。

临近九点,台前台后围满热闹的人,台子两边空出来了,不让坐人。

唱山歌是第一个节目,整个文艺汇演由苗彩玉和李青松的对话开场。他们两人没站在一起,不光没站一起,还站在各自队伍的最后排。

负责文艺汇演的队长原本计划让他们分别站第一排中间的位置,被苗彩玉否决了,她说他们两人

个子太高,站第一排起来很突兀,还是站最后一排融入队伍比较好。

队长不信邪,他俩就按他说的站,确实突兀,他俩把前两排的人衬托得很矮,好似发育不良。为了让前两排的小年轻们着好些,他俩就回归各自的最后一排了。

姑娘小伙们分别站在台子两边,没人出来让大家安静下来,苗彩玉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响起,大家不自觉安静下来了。

苗彩玉开口说话,李青松接话,两人对话用的是当地方言,大家都能听懂。

女声娇俏灵动,男声清朗温暖,不需要喇叭,两道声音都能让离台前台后不远的观众听清楚在说什么。

离得比较远的或许听不清内容,但是能听到他俩的声音。赵美凤坐在女儿提前占好的绝佳位置,视线往小伙子队伍去,是哪个小伙子发出的声音。

台下观众很少有既认识苗彩玉又认识李青松的,认识苗彩玉的去李青松,认识李青松的去苗彩玉,他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两人都不认识的观众,两人都,位置很后面,不到的还踮脚跳起来。

r对话结束,两人开始唱起山歌,唱山歌声音比对话更响亮,他们唱了开头两句,合唱对唱就开始了。

山歌内容欢快,姑娘小伙们唱得欢快,观众们听得也欢快。

打头的唱山歌结束,台下一片欢呼和鼓掌声,姑娘小伙们随着队伍离开,纷纷融入观众当中,两个公社干部上台讲话,讲一些鼓励社员的话。

干部们讲了十分钟,讲到赵美凤都快没耐心的时候,他们终于报了下个节目。

下个节目是知青们出的节目,诗朗诵配上音乐,音乐是用口琴吹奏出来的。

诗朗诵节目文雅,然而没多少人进去听进去,总觉得软绵绵没力量,口琴声也不够大,不如唱山歌的有劲。

大多数人听不懂诗的内容,台下越发嘈杂,苗彦庆倒是听得仔细,节目结束,他很想鼓掌,手稍微抬起来,见四周没人想鼓掌,又默默把手放回去。

苗彩玉已经回到爸妈身边,喝了好几口水嗓子才稍微舒服点,知青们的节目她没认真听,全程和妈妈嘀咕说话,余光注意到爸爸的动作,才知道知青们节目结束了。

爸爸不敢鼓掌,她带头鼓掌。赵美凤见闺女鼓掌,跟着鼓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