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县令想当天幕说的刘皇叔,只不过是笑话罢了,他如果留名史,留下的定是恶名啊。”
“我有兄弟二人,何愁不能变成那刘皇叔呢”
“别着急了,一起天幕吧,说不定还有更多大汉的蛛丝马迹”
在兄弟三人密谋大事的时候,天空中的天幕还在继续播放。
李贺的高轩过这件事被记载在正史上,不过有学者考证,觉得这件事情存疑。李贺这首诗,应该是长大之后,为了报答两位前辈知遇之恩而写的。
唐朝张固的幽闲鼓吹记载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李贺小的时候没有被韩愈等人找上门,而是在长大之后,带着文章去拜访韩愈。
可惜韩愈当时不在家,所以李贺就把他的文章留在韩愈家里。
韩愈每天要忙的事情特别多,上朝,教学生,和同僚聚会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很累了。
这时,仆人把李贺的文章送了过来。
最上面的诗文就是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后来也上了教科,大家应该都背过。这首诗在描写战争场景,气势非常宏大其中“黑云压城城欲摧”这一句被人单摘出来反复使用,成了非常有名的句子。
最后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的凌云壮志。为了报答国君的厚,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李贺如今才十八岁,那一股少年意气和忠君国的气质都快从诗文里淌出来了
据说,韩愈到之后特别高兴,都不困了,直接要见李贺。
总而言之,关于韩愈和李贺的相遇其实有不同的版本。
相同的是,李贺都以才华征服了韩愈这位文坛大佬。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之后韩愈参加宴会,经常逢人就安利李贺。
韩愈对于孟郊贾岛这样苦吟派的诗人非常推崇,李贺和他们也有些相似,这可能是韩愈非常推荐李贺的原因之一。
李贺才华好,又有文坛大佬的提携,简直名动洛阳、名满天下。很多人都知道,李贺是个大才子
所有人都在期待他宝剑出鞘、震惊朝野
李贺在无数人的期待中,准备科考。虽然中途有些波折,不过后来还是顺利来到了长安考进士科。
结果当时,李贺碰到了一个巨大又恐怖的挫折。
对一名考生能有什么挫折呢对我们来说,可能也就是考试迟到了,考试错题了,所以考的分数低。这些都是因为自己失误导致的,怪不了别人。
可是李贺遇到的是什么呢
他被通知,因为他爸爸叫李晋肃,“晋”和进士科的“进”冲突了。
李贺身为人子,理应避讳,所以不能参加进士科考试
这个理由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参加高考,因为父亲名字里有个高字,所以应该避父讳,不能参加高考。一辈子也别想走高考这条路了
这对很想当官的李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李贺哪里知道自己会被这么一个荒唐的理由禁止考试他从没有听说过还有这样的讲究。
他只能慌慌张张去找自己的老师韩愈求助。
连皇帝都敢骂的韩愈也非常震惊,受不了这种事情,天哪,这还有天理吗
韩愈愤怒地写下了讳辩,文章非常长,其中有一句话的意思是
凭什么父亲名字里有“晋”,就不能参加进士科如果父亲名字里有“仁”,孩子还不能做人了吗
作为逻辑学大佬,韩愈的议论文写得非常好,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录到古文观止里面。
可惜的是无论韩愈怎么愤怒,怎么奔走给李贺找关系,这件事儿也没有办成,没有办法恢复李贺的考试资格。
按理来说,韩愈当时官职不低,又是文坛大佬,李贺还是皇室后裔呢,不可能办不成啊。可惜就是没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