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我为祖国做贡献的手抄报图片 > 52山村一枝花13(第1页)

52山村一枝花13(第1页)

你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代,出身是个特别特别重要的事情。

就像是方云期,林场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跟他了,是各方使力的结果。他的知识基础比向阳强得不是一星半点,而是许多倍。可向阳人家成分好,就能去最好的大学。方云期就不行,不敢哪。方家算起来属于是没受到波及的可团结的资本家,那出身在那儿呢,再是没受波及,他就是不能太高调。推荐到中原大学的中文系,也算是回家了,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在林场做了三年半知青,吃的苦没比别人少多少,孩子原来的那些热血也都冷静得差不多了。

走的时候,也没敢声张,悄悄的把他的行李和日常物品赶黑天的时候留给跟他关系不错的几个知青,老夏叔借了林场的马车给他送到了农场向末家。在哥哥家住了一晚上,两兄弟聊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搭车去火车站,跟着往中原省城送菜的火车回家去了。行李都没有。他这是回家,啥都不用带的。

自打跟方妈接上头,这几年,向大哥是一年到头的压车往中原省去。每个月至少都得有几车皮的粮食送过去。这么大风险的事情,中间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别人也确实干不了。只能他出面。冬天送粮食,送肉,送山货。夏天送的粮食少了,更多的是送菜,村子里自打用上了菌肥,不止是粮食产量上去了,菜的产量也都上去了。自留地里打的粮食价卖得都不低,搭着粮量,菜都没要钱,只当是送了。都是家里菜园子产的,吃不了的。茄子角黄瓜辣椒的。别自家园子都吃不完,可到了方妈那儿,就都是好东西。那小酒馆,自打吃饭喝酒可以不用票,生意火爆得不行。这些菜,就是做了咸菜,也都是好的呢

人嘛,有动力,干活就不知道累。这农村里,啥是动力挣钱就是动力。一个个的卯足了劲挣钱攒钱呢。有钱了,才能给儿子盖上好房子,才能挑最好的姑娘娶来做儿媳妇。有钱了,才能多给姑娘嫁妆,娘家得力,姑娘在婆家的日子才更好过。有钱了,老人岁数大了,想吃口软烂的,才能给老人买得起细粮白面。孩子生下来,当娘的做月子才不用喝口小米粥都难,想吃个鸡蛋都得借,喝那一眼能到碗底的粥,孩子一泡尿就饿,哭闹不休。有钱了,才能改善生活,不用一家子衣服补丁罗补丁,大冬天的孩子连双棉鞋都穿不起。一年四季的白菜土都吃不饱,做个酱还买不起大,得用玉米面炒酱,那个味儿,闻着都难

凡此种种,只有经过的人才懂。

所以呢,向大哥担着风险带着村民开荒,没人敢犯众怒打小报告,都跟着拼命干呢。效果也都在那儿摆着呢

才三年多的时候,这几年村里新结婚的,哪个不是专砖的大瓦房盖着,两间都少,基本都是三间起步了,有的要养老人的,能一下子盖出四五间去,还能带上前砖后土的一溜仓房。嫁出去的闺女,就没听过哪一家扣下闺女的彩礼钱的,都给闺女带回去当私房了,还得带上不少的嫁妆。

老人的土房子,也有那高调的改建了砖瓦房的,只是少数。都还是更愿意攒钱。谁不知道王家园子的日子好过呀大姑娘小伙子的,找对象都奔着王家园子的姑娘小伙使劲呢,为啥的还不是想过上好日子嘛。

就连周围的几个村子,有那队长支干得硬实的,日子过得也不差。把肥都上上,粮食产量上去,够交公粮的,再把以前欠下的都还上,一年的粮食、工分钱都能发下来,也比年年往回找强上许多。再偷偷的民不举官不纠的开上一点荒地,再加上自留地的产出,一家子的日子都能过不不差。就是那乱一些的村子,队长支能力都不能的,只靠着每年发下来的公粮,至少饱不着。

有那游手好闲的赖汉,恨人有,笑人无的,也都知道向大哥是个啥人,都说是上过战场杀过人见过血的,谁敢惹他,王家园子怎么折腾的,明眼人都能出来,就是撑死胆大的,开出去的荒地比在册的耕地都多,虽然不知道那么些粮食都卖去哪了。但就是能产那么些粮,人能不富裕羡慕不羡慕,肯定都羡慕,只怪自己没摊上那么硬人的队长罢了。

向大哥的人缘现在是好得不得了,脑子活的人从来不少,想搭着他的顺风车也挣些钱的人更多。他都得挑着合作呢。去年公社选主任,多少人都要选他,要不是他自己不愿意干,人家现在就是公社主任了。县里的领导早都喂饱了,上上下下的,没人有意见。

要不那姓蒋的知青咋那么拼的追娟子呢,那是他知道,只要向大哥说句话,那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把握很大。不光他知道,农场公社,谁不知道

所以向阳那个名额呀,面上向大哥人都不在家,着是没出力,可向二舅是不是用了他的人脉,谁知道呢

农场另一个推荐名额挺戏剧的,原本是给了何朗然,别管多不合理,人家就是能拿到这名额。何朗然呢,主动放弃了,还明说了是放不下家人孩子。明明白白的表明了,为了王采薇,大学都不去上。

这恩秀的,把几个小姑娘给感动得直哭,越发的两人的情故事宣场得不得了。真呀

何朗然让了,那名额最后落到了一个副场长的闺女头上。那姑娘还迅速的跟一个男知青谈起了恋,是那种被人撞破俩人在说话,知青给姑娘写情的那种情况。姑娘家里没法子,对外只能说给俩孩子早早就定了婚,只是没到婚龄,一直没办婚礼。然后这事儿就定下了。姑娘上了一个专科学校,两年半毕业,分配在省城的一个厂后勤工作,很快就跟那知青办了婚礼,知青做为家属给着进了省城也进了厂做工人。

这个事情,给了很多知青提示。他们下乡的时候太久了。最早的,都已经在农村待了八年,有的已经结了婚生了孩子,太想回城了。到还有这样的法子,这人的心啊,就长草了。

哪怕是去县城呢,也是进城了。都无所不用其及的想法子。

像是向家这样,在农场和公社里都能说上话,甚至在县里省里都有人脉的,就成了香饽饽。都想方设法的想凑上来,想借向家的关系,进城呢

都想啥美事儿呢美得你们。

当谁傻子呢

向家人就不带理这些个人的。仨儿媳妇都精着呢,娘家日子也都过得不错,不用拉把,别人更不值当她们帮忙了。哥仨更是一个比一个精明,都滑不溜手,粘不上。

就剩下向末两口子,方逐溪自己就是个外地的。谁想找他,他只说是姑爷说不上话就能推。

找向末找得着嘛。这时候她就觉得,关于她的那些个传言,也不是完全的坏处了。都说她报复心重,心狠手辣,收拾得王采薇和何朗然两口子不能出头,是个多厉害多厉害的人。这会儿,怕她的多呢。

“这名声呀,有时候还真是双刃剑。”向末就跟方逐溪感慨呢

“这世上聪明人多着呢,谁都不瞎,你那名声传得再不好,那不得实际你做过什么嘛到了必要的时候,你放心,必然会有人为你说话的。”到时候一边为向末正了名,一边儿能扒了那俩人的皮,皮下到底是什么肚肠,何乐而不为呢。

整个农场,除了那两口子,还有跟向末不接触的个别知青,就没人说向末的坏话。

本地的工人,都是老乡,大部分都是着向末长大的,她是什么样的人,王采薇又是什么样的人,都清楚着呢。

畜牧站下属的几个养殖厂的工人,都恨不得撕了那些背后嚼舌根的人。这几天,养殖厂都扩大了三倍不止,工人却没进几个。大家累是真的累,可那福利,谁不眼红工资大家都拿一样的,但是别的部门,有几个月月都能发肉的年底要是能评上先进,除了农场里的奖励,厂里又是钱又是物的从来不少给。过年的时候,糖块肉蛋的,家家都不空手。谁家生孩子了,场里给送小米送鸡蛋的,夜班家老人没了,场里给送白布。这些不是钱吗别东西不多,但都是实际的。更不用说,一样的食堂,养殖场的伙食比别处都好上两成。谁心里不感念领导想着工人,工人自然就知道护着领导。向末家但凡有点啥活儿,不用她说,抢着干的人都能排队。干工作的时候,更是用心得不得了,就怕有出了问题让领导操心

那跟向末不对付的王采薇两口子能是个啥待遇别你是领导,谁鸟你啊。我只要工作不出问题,你想找事儿都找不着。再说了,你真想为难我,我不能找领导吗你自己啥名声不知道敢干那为难人的事儿嘛

所以,王采薇两口子的日子过得就不顺,着什么都好,工作也顺利,职位越来越好,可就是哪哪都得劲儿,有劲使不上。憋得难受,还只能受着。只能背后跟关系好的抱怨抱怨不得志,他们也在家里搞大锅饭,还自己搭钱进去买菜买粮的,帮着日子过得紧巴的知青改善生活,总有人愿意跟他们亲近的。只不过那些人,多是在农场里过得不是太好的。几百的知青,文职的工作可没有那么,安排不过来。学校的老师就几十个人,再加上各处的办事员,技术工种,他们也只能占一小半。农场肯定更愿意提拔自家的子弟。大部分还是干农活。挣得少,活累。再补贴家里,说实话,吃不饱的都有。

就有那老实头儿,不知道怎么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找不到门路的。就只能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了。嫁给场里工人的,嫁到周围村镇的。娶了农场子弟的,娶了周围村镇的姑娘的越来越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