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前确实横行乡里,乃是有名的泼皮头子,因此乡里百姓便给他起了个泼韩五的诨号。
如今他也算是赵宋军中的中流砥柱,此刻被一介反贼左一个泼皮,右一个泼韩五,焉能不怒。
“呵!”
刘锜不屑一笑,摆摆手道:“回去!”
活捉一个西军都统,已是大功一件,人疲马乏之际,没必要与对方继续周旋。
见对方作势要走,韩世忠顿时急了。
他虽然看不上刘光世,但无论怎么说,对方都是西军左路大军的都统,若是当着自己的面被反贼掳走,那他脸上也无光。
韩世忠抬起手中长枪,遥指刘锜,高声道:“兀那反贼,可敢与俺战上一场?若俺赢你,留下刘都统!”
武将单挑,自古有之,且广泛存在。
而不是如后世各种自媒体、营销号胡言乱语,说什么古时武将单挑根本不存在,都是演义瞎编。
实则,武将单挑始于商周时期,并且还有一个很雅致的名称,叫做:
致师!
记载中最早的一次致师,发生于商朝末年的牧野之战。
商周至春秋时期,致师还只是贵族之间的较量,双方都会留一线,不会下死手。
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而致师也不再局限于贵族,双方中高层将领都可参与,且不再留手。
刘邦一统天下建立西汉,国内几乎很少有战事,主要与匈奴作战。
而匈奴乃蛮夷也,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仪。
因此,致师也就销声匿迹了。
直到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混战之时,被压抑了数百年的武将们,彻底放飞自我了。
随着马镫的普及,致师之风愈发炽烈,各种单挑数不胜数,《三国志》以及各类史书中有记载的都有上百起,没记载的不知几何。
此后,致师的传统便一直保存了下来。
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也开始讲究武德了,逐渐受到致师的影响。
隋末年间,武将单挑再次迎来了一波高峰期。
甚至就连秦王李世民,都参与过数次单挑。
《新唐书》与《太平御览》中记载,唐军讨伐刘黑闼时,李世民便与刘黑闼麾下一名突厥勇士单挑过。
【刃将接,太宗以天策上将大箭射之,中心洞背,应弦而毙!】
唐初名将,秦琼秦叔宝,几乎是李世民麾下专门应对敌军挑衅致师的存在,堪称单挑王。
《旧唐书》中记载: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
再比如薛仁贵,其一生单挑事迹中最出名的,当属三箭定天山!
到了五代十国,武夫横行,武将单挑再一次兴盛。
不过到了北宋时期,出现了一些变化,因赵宋以文御武,军中统帅、大将多为文人,战力孱弱,因此很少参与其中。渐渐地,武将单挑也就转由中低层武官参与。
致师的风气,一直到元末明初时期,依旧盛行。
也正因如此,在这一时期成书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才热衷于描述武将单挑的场面。
常遇春便极其喜爱单挑,哪怕后来成为一方统帅,依旧如此。
以至于朱元璋不得不亲自劝说:遇春为大将,何故与小校争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