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明于决断,然好财货,贩肆聚敛,家资巨万,营求不息。其长子世哲为相州刺史,亦无清白之状,邺洛市廛,收擅其利,为时论所鄙。
此番南北大战,梁武帝遣游击将军赵祖悦袭据西硖石,又遣昌义之、王神念二将溯淮而上取寿春,田道龙攻边城,路长平攻五门,胡兴茂攻开霍,杨州诸戍皆遭攻击。
李崇分遣诸将相持,密装船舰二百余艘,以待大军来援。
梁国霍州司马率众攻建安,李崇遣统军李神轨率军迎战,又命边城戍主邵申贤堵其要路,破敌于濡水,俘斩三千余人。
许昌县令陈平玉投梁,引梁军北进,李崇连上十余道表疏,请求朝廷救援。魏世宗遣镇南将军崔亮救硖石,南梁镇东将军萧宝夤于决淮东注,以阻北魏之军。
只因李崇不听崔亮将令,胡太后方以尚书李平节度诸军;李崇于是沿淮进击,策应李平、崔亮合攻硖石,这才大败梁将赵祖悦。
此时梁将萧宝夤决淮堰未破,但淮河水势日增,大大不利于北魏步骑作战。
李崇乃于硖石戍间编舟为桥,立船数十,各高三丈,十步置一篱,延至两岸。又于桥楼之北连复大船,东西竟水,防敌火栰。又于八公山东南筑城以备大水,号曰“魏昌城”。
闪回结束。此番南北大战,终因崔亮私自引兵北还,以至胜而不胜,不败而败。
胡太后为平衡各路将帅,诏命犒赏三军,叙功封赠随征诸将。论西硖石之功,以李崇为骠骑将军,加仪同三司,李平为尚书右仆射,崔亮进号镇北将军。
崔亮兀自不服,与李平当面争功于禁中大内,太后无奈,遂加崔亮为殿中尚书。
正当此时,中尉元匡上书,揭发于忠借国家有难,独揽大权,使裴植、郭祚蒙冤,宰相贬黜受辱,且矫诏自封仪同三司、尚书令,兼任崇训卫尉旧事。
以此推论,便有篡逆之实,既在大赦之后,应当公开诛戮。
皇太后回复道:于忠已受特恕,不好再追究罪责,其余皆依卿议。
元匡遂又上疏弹劾:侍中侯刚掠杀羽林卫,经廷尉依律而议,应处以大辟极刑。
侯刚本为尚食典御,凡三十年,因有德于太后,颇专恣用事,王公皆畏附之。
太后览奏,遂下诏道:侯刚因公事掠人,邂逅致死,于律不坐。
少卿陈郡袁翻上书:所谓邂逅者,谓其情状已露,隐避不引,考讯以理者也。今羽林卫士皆据实供认,并未抗辩,亦未拒不认罪。侯刚却依然命人拷打致死,怎能说是邂逅!
太后无奈,于是诏命削除侯刚三百户封邑,解除其尚食典御之职。
其后不久,胡太后复又追忆于忠功劳,重封为灵寿县公,同时亦封崔光为平恩县侯。
朝臣闻之,皆谓胡太后善和稀泥,可谓“顺其胡来”神功创始者。
镜头转换,按下淮水,再说梁州。
大将张齐因奉益州刺史鄱阳王萧恢将令,率三万兵马来袭北魏梁州武兴。
梁州刺史元法僧闻说梁军突至,遂遣其子元景隆,引领阖州兵马来拒张齐。张齐率其部众与元景隆战于葭萌关,一阵而大破之,屠十余城,遂围武兴。
元法僧婴城自守,见境内皆叛,遂急遣使间道驰往洛阳,告急于朝廷。
胡太后急命驿传,召镇南军司秦竖眼于淮南,诏命其再为益州刺史、西征都督,将步骑三千西赴武兴平乱。
秦竖眼奉诏引军入境,转战三日,行二百余里,九战皆捷,并击杀梁州刺史任太洪。川民及獠人闻说秦竖眼回来,皆大喜若狂,迎拜大军于路者相继。
张齐虽然人多,但惧秦竖眼威名,不敢与其相争,遂退保白水。秦竖眼率军入梁州,白水以东之民皆复安其业。
魏梓潼太守苟金龙兼任关城屯戍主将,因为当时病重,梁朝军队来时,不能指挥作战。其妻刘氏率城中百姓,复振守军,凭借城池抗击敌兵,紧守一百多日,兵士死伤过半。
守城副将高景阴谋叛变,被刘氏发觉,诛杀高景及其同党数十人。对剩余将士,平分粮食衣物,劳逸相同。众人莫不敬畏,且又依赖。
因水井位于城外,被梁兵把守,致城内断水,军民皆渴甚。幸遇天降大雨,刘氏令尽出公私布绢及衣服接雨,然后绞布取水,以所有器具储之,缺水之困方解。
秦竖眼率军来到,梁兵撤退,关城得以解围。因将刘氏之事上报朝廷,北魏朝臣皆都感念,遂奏封刘氏子为平昌县子爵。
镜头闪回,补叙秦竖眼来历。
字幕:秦竖眼,祖籍清河贝丘,北魏名将秦灵越之子。七世祖秦伷及六世祖秦遘,曾为后赵石虎朝太常卿。祖父秦融南徙渡河,携全家定居于磐阳。
秦融极为豪爽,生有三子,分别名唤灵庆、灵根、灵越,并有才力。秦融亦常以所生三子自负,谓皆足为当世之雄。
宋孝武帝刘骏在位,派萧斌、王玄谟入寇碻磝。当时秦融刚死,王玄谟便命其长子秦灵庆为部军主将。然而将攻城时,攻车为城内守军所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