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仪说得没错,虞喆现在顾不上跟兄弟们置气,诸王那魁梧的身形每天都在他眼前晃荡着,他快羡慕嫉妒恨得去死了。每个朝代的审美都不一样,对女人,有要高的有要矮的有要胖的有要瘦的,但是,共同的要求是要有一张漂亮的脸。对男人,绝逼不会要求个头矮虞喆的小身板儿,在成年叔叔面前,真是特别显得瘦小。弟弟们还没成年,没有土地、没有军队,心腹也很少,现在翻不了盘。眼前最大的威胁是叔叔们。
一想到颜神佑说的杀鸡,他就觉得自己浑身疼,仿佛真的变成了一只鸡,毛都要被拔秃了。虞喆暗暗下了决心,你们不是要调颜肃之来吗我偏不我就答应郁陶了谁敢说比大将军更知兵呢
哪怕一时半会儿脑补不出来全部的剧情,虞喆也十分肯定自己的立场,哪怕颜肃之跟水货们有宿怨,他也要支持颜肃之。道理很简单,敌人要做什么,我一定要反对。
想到这里,他火速命请米丞相、楚太尉、大将军等人过来,商议此事,一定要让颜肃之留下,还要给他放权。楚丰乐得顺水推舟,米丞相将身后事都托付给楚丰了,自然是投赞成票,他还给了虞喆一个现成的理由“三年,无改于父道”。郁陶是提议者,更不会反对。
郁陶又说“与他节制诸军事之权,然他又只理归义一地,只恐不大相符呢。山民之事,不止归义一地。”
米丞相从归义升格成郡里得到了启发,果断道“那就分治。那一片地方颇大,以颜肃之之能,必能使人口繁衍的。拆作两州即可。”
虞喆对地理不太熟,尤其是偏远地方的地理,命取了舆图来。果然,这一片地方大得离谱,拆成两个州也是够的。当下将归义及其以南地区拆出,名为昂州,颜肃之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做了昂州刺史,兼都叔昂州诸军事。被分出这么一大片的州,原刺史也没有不开心,那么一片贫困地区,谁td想要啊颜肃之想折腾,随他折腾去吧
颜肃之没有猪一样的对手,却有幸有一群神一样的队友,京城给他的消息还在路上,这边已经几乎把问题给他解决了。后世有人评价颜肃之的好运气,只能用“天意”来形容了。
当然,现在只是“几乎”将问题解决了,彻底的解决,还要在数日之后。在此期间,又发生了一件闻所未闻的事情颜神佑大战御史。一个丫头,掐灭了二十多个御史,真是要名垂千古了。
事情是这样的,皇帝的诏命一出,配上米丞相的解释,拿着先帝、拿着“孝”做幌子,说这事儿是先帝时定下的策略,就会果断执行下去。
然后,蒋御史一方发力了。唐仪说得没错,他的小舅舅们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么多年的经营,加上先帝办过些脑残事儿,后来有了太子虽然好了些,太子舅家又不消停。诸王这里的同情分还是高高的,能被说服的人也不少。更兼蒋御史也是有亲友团的,御史大夫蔡老先生一这情况,他先病了。
这事儿,你说帮谁是呢帮颜肃之这倒不错,可颜肃之后面站着的是新君,主少国疑,还有叔叔们窥伺。帮蒋御史颜肃之那边战斗力破表的变态分分钟就能杀过来。所以他选择了一个万全之策装病。
官场上,生病是门学问。
果然,御史大夫一病,底下御史就乱了营了。各自为战,掐得十分热闹。
颜神佑早有准备,当年她旁观论坛掐架的时候,这群土鳖还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呢都不用蒋氏说的那样,让姜戎弟兄仨搞援助,她一个人,带着一帮速记员,算上颜孝之这个搬运工,就搞定了一群御史。
这一架,颜神佑吵得毫无压力。因为她知道,不管吵成什么样儿,头一道奏疏上去,她就已经稳赢了。下面只要输得不是太难,这事儿就算成了。掐架,只是为了证明她不好惹,想找麻烦的最好识相一点都滚蛋敢拿她家当软柿子捏,就得有被掐死的觉悟
把握好了这一点,颜神佑就没有心理负担,所以这一架掐得相当魔幻。
鉴于吵架都是通过作文,下面翻译一下他们的大致吵架内容
某御史说你一句话就把人打成居心叵测的乱臣,其心可诛。
颜神佑说跟你们学的说得跟你们没有红口白牙污蔑人似的要诛先诛你,你去死一死先。你不是老年痴呆记性不好,给忘了吧脑子不好趁早辞职,不要尸位素飨了。原来是脑子不好,我姑且原谅你造谣污蔑我爹,白痴是有法律救济的嘛注说话的时候口气相当敬老,可御史还是听出来本意了,被气得不轻。
某御史说派人调查。
颜神佑说得了吧,你现在才想起来,一开始怎么不说是不是我不抗议你就不提了呀你的丑恶面目已经暴露了。注口气暗含感谢,感谢你终于想起来要调查了。
另一御史说如果瞒报军功怎么办
颜神佑说不是有规定么派人去核实呀
蒋御史说大家说核实,你开嘲讽,问你怎么办,你又说派人核实,你自打耳光脸肿不肿
颜神佑说最坏就是你打的就是你,你才脸肿派谁去啊还不是派御史你们这群御史可信吗你都掐我爹了,再让你去,这不坑爹呢吗你用哪只眼睛,觉得我会像你这么蠢、会赞成你这个提议啊注口气十分真诚,特别小心翼翼地说自己智力正常
蒋御史说那你说派谁吧。
颜神佑说我一个未成年少女,才不要管你们朝廷的事呢你自己不守规矩,身为御史不讲证据就给人定罪。现在又开始设套了吗老子又不是官,又没成年,就这样冒然说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懂我又不是你,不该管的事情胡乱说你这是设下陷阱让我跳吗你用心太恶毒了这么欺负我一个弱女子,你还是人吗注口气楚楚可怜,简直像是在唱窦娥冤
论掐架,这群御史是真的比不上颜神佑。这些人里,世家出身的不少,清流世家里的小字辈,就会装模作样,遣词造句也颇为斯文,顶多就是引用了一些前人比较恶毒的话。颜神佑却是不拘一格,虽然作文照着格式写,内容却相当丰富,十分有创造力。
等颜肃之那本十分标准的辩解状到京,颜神佑已经掀翻整个御史台了。原本姜戎、颜孝之、楚丰等人还准备帮忙的,袖子都卷起来了,发现自己根本无用功之地。颜神佑一个人就搞定全场了。打个比方,御史等人是掐人贴能翻八页的水平,颜神佑就是给盖满八座楼再开新楼的能力。差太多
有颜神佑的表现“珠玉在前”,虞喆对这么老实的奏本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哽咽道“颜仲泰是个实在人啊”完全忘了最早的心理阴影是颜肃之给他留下的。只觉得在颜神佑的对比之下,颜肃之必须得凶狠,不然镇不住闺女。
实在人其实在耍心眼儿,这边掐到一半,京城的消息送到,朝廷使者前脚来,颜神佑的信使后脚到。内容相当地简单爹,我先帮你掐回去了,你写个中规中矩的折子就行了。
颜肃之就放心地写奏折了。再次感叹事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哪怕是你的正当权益,如果你自己争了就是你自己的不对,得别人给你争。如果你长得不够讨人喜欢,对不起,你就活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