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部民国戏最后顾顷没能试戏,临时赶飞机回了新巷,有粉丝收到他的值机消息都懵了。
一个大热资源就这么白白丢掉。
顾顷当时只有《潮涌》一部作品出圈,粉丝在网上大骂他没有事业心,活该进圈这么久都不火。
那时《潮涌》的余热还没散,网上他和乔溥心的cp粉乐开了花,说顾顷这是为爱弃剧,未来都不会接有女主的戏了。
经纪人一边刷新网上的舆论一边冒汗,询问方光阳下一步如何处理。
方光阳也没想到顾顷一向那么稳重的人,会做这么冲动的决定。
顾顷是一个人偷偷溜的。
回去以后,留给他的便是空了一半的衣橱,连拖鞋,徐入斐都拿走了。小孩儿还是记仇,收拾干净自己存在的痕迹,把那把旧公寓的钥匙留给顾顷。
董老去世后,徐入斐变得沉默了很多,许多事都藏在心里面,他们本该开诚布公地好好谈一谈,但顾顷太忙了,忙着应酬、忙着接洽资源。
很多事在当下是没办法察觉到的,只有跨过这个时间,回头望,原来一切皆有预兆。
徐入斐应该是藏不住心事的,也很爱吃醋,当年拍戏时就对二人处处发酸。
哪怕顾顷和乔溥心私下根本互不搭理,电影没播时,都会说出“你男友”这样的言论。
虽然顾顷一哄,他就好了。
可是等到电影上映,他连首映礼都没去,网上磕“一见顷心”的cp粉那么多,有几次机场接机,有人大呼名号。
他肯定都知道。
但他什么都没说。
徐入斐的成长是把真正的自我压缩、捏扁,关在一个仅自己可见的小盒子。
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是得知顾顷要和前女友共演一部电视剧。
进组三四个月的时光,他就算能探班,又如何?
亲眼看着顾顷和别人演亲密戏,之前已经有过一次了,难道还不够吗?
只要顾顷一直是演员,这样的事就会一直发生。
所以徐入斐什么都没说,悄声无息地离开。
人在彻底放弃什么的时候,是不会声张的。
嘴上说着我要走,我想离开的人,往往是绝不会这么做的人。
徐入斐走得太干脆了,不给人留一丁点的遐想。
他真的做了这个决定。
真就残忍地实行了。
那三年就像蒸发的一场梦。
顾顷常常觉得,徐入斐是在跟自己置气,迟早会拎着行李回来,到时候他应该怎样迎接?
是生气地质问、还是耐心的解释,或者都不,他直接用拥抱捆住徐入斐。
但那不是给予,而是索求。
他需要用这个拥抱,填补这么久以来内心的空洞。
可这些,他统统没有做。
因为徐入斐没有回来。
顾顷是个很不爱幻想的人,凡事都在现实的基础上做判断和决定。
但是从那一天起,他学会了模拟重逢时的种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