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国良去军区上班,才到军区里,就听到了一些同志们来恭喜他,说是听说他闺女李萍写的文章上了报纸了。军人家属里面都出了个女才子了。
李国良虽然没大笑,但是心里还是觉得骄傲喜悦。
别人家有大学生,他们家也有。而且才刚上大学就上报纸,这可比别人家的孩子要出息。
又问其他人是咋知道的,他担心是小吴说的。虽然这事儿不是不能让人知道,但是不能让身边的人养成这个习惯,什么事情都往外说。
“是听咱军区报社那边说的,报社的人说这稿子适合发表在咱们军区报社上来,找省报那边联系,才知道是您闺女呢。”
这下子李国良更骄傲了,嘴里谦虚道,“也还好,主要是她自己争气。”
回到办公室里,到桌上放着的墨水,他又拿出钢笔试了试,墨水还是好墨水。虽然比起军区专供的差点儿,但是也好用。
关键是意义重要。
有人来办公室找他签字的时候,到盒子上面的字迹,就顺嘴问了一句。
李国良就道,“我闺女发表稿子得了稿费,专门给我买的。”
“真是孝顺,我闺女还没给我买过东西呢。还是稿费买的,这可了不起啊。哈哈哈。”
李国良严肃的没说话,心里倒是松快很多。想起闺女昨天说钱不够没买钢笔,又想起她应该没啥零花钱。
等人走了,他就喊小吴进来,“小吴,你给萍萍送五块钱过去,给她当生活费吧,上大学了,花钱地方多。”
“哦。”小吴拿着钱麻溜的跑了。
等李萍拿到小吴送过来的五块钱的时候,眼睛一下子就酸了。
苏瑜姐说的真的都有用。
老苏家这边正在开大会,连宋秘都参加了。当然,他暂时是没有发言权的,只有旁听权。
苏小志已经通过了征兵办的检查,政审也完全没问题,准备十月中旬就要去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了。
那么他的岗位就空下来了。
这岗位当初是苏瑜给弄的,全家自然只有她最有发言权。
这要是以前,苏瑜就会花功夫去运作这么一个岗位,现在就没必要了,一个纺织厂的工作,她现在随随便便就能安排进去。拿去收买人,对于她现在认识的人来说,也有些拿不出手。
心里这么想的,嘴里当然不能这么说。
她一脸慎重道,“小志这个岗位好啊,正式编制,以后铁饭碗,谁家要是拿去了,那就是一辈子的好处。”
嗯,最起码能熬到下岗大潮。
刘梅咽了咽口水着苏瑜。心里想说啥,一句话也不敢说。担心让苏瑜不高兴。说她总是想把好处往婆家拿。
苏瑜道,“咱家也没啥亲戚,我这么想的,与其拿去换人情,不如换点实在的。毕竟以后家里用钱地方多。我准备把这个岗位换出去,谁家需要,给咱一千五,我就同意了。”
全家人着她。
苏大志道,“姐,一千五能成吗”
“咋不能成了,一个普通工人一年就能挣四五百呢,三四年就能赚回来了,以后还不差饭吃,多好的事儿放心吧,我一放话出去,咱家的门槛要被人踩烂了。”
“哦。”全家人点头。
苏瑜又道,“这钱就不算家里公产了。当初小志的工作咋来的,都清楚吧。”
苏小志立马道,“姐,你的你的,归你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