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唐朝那种讲究出身的时代,谁做官要是从“县丞”做起,那就只能四处游官,不断地当低品官,所以有些举子拿到朝廷的调配宁愿不去当官。
在明朝,县丞好歹有实权,一般被称为当地的“二老爷”;
到了清朝时期,虽然承袭明朝制度,康熙时期进行了一些改制,县丞连副手的权力都没有,吏部赋予了知县最高权力,即知县一人负责制。若是县令不在,上面会派代县令,县丞的地位就低了许多。
“大清,正缺人才。”
为了表示对汉族文人的亲近,玄烨屡次下江南,与当地的名绅文人交好,还去见过明朝出家为僧的宗室朱若极,或者说另一个名字,著名画家石涛。
【李自成起义时,农民起义军起攻打徐州,凌濛初入何腾蛟幕下,参与镇压,凌濛初在房村被李自成军包围,他拒绝投降,忧愤呕血而死,享年65岁。】
对于饱受压迫的农民而言,可能农民起义军是“义军”。
但是对于生活安稳的百姓而言,依然会烧杀抢掠、会强制征丁的农民起义军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强盗。
凌濛初的名声很好,护卫房村和徐州,对当地人而言,是一位靠得住的守护神。
()“凌判官真是个好人啊!”房村的百姓听到凌濛初的死非常感动。
而朱元璋气到又开始拍大腿:“这样有义有才的能人,怎么又没录取!”
八股取士到底是个什么鬼!这都漏了几个人才了!
【我们能看到,这些名著的作者,人生都不太如意。】
【哪怕是到了明末时期,文学界开始多姿多彩,依然没有很自由。】
【明朝后期还出现了李贽、黄宗羲、唐甄一类的学者,提出了“童心说”和“新民本”说,现在这些学说也已经成了显学,成了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但在当时却是地道的“隐学”,是“地下学者”,那些研究的成果都是偷偷地搞出来的,就是写的书也只好用《焚书》、《潜书》为名,不敢公开地印行。】
【尤其在李贽牢狱身死之后,只能更加隐晦。】
李世民收到了更多的感激视线,哭笑不得。
真是全靠同行对比!
大唐如今的风气,得继续保持,不然多让文人失望!
【我们再看看西方,莎士比亚是什么待遇。】
【伊丽莎白女王非常支持莎士比亚,在莎士比亚表演的剧院里有一个包厢。据说女王在包厢看戏的时候,台上的演员正在唱《哈姆雷特》,其中的台词就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但是女王并没有因为文学艺术加罪于莎士比亚。】
朱元璋:“天幕什么意思?是说大明的皇帝还不如西方的一个女人?”
朱棣目不斜视,假装没看到。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女王的宽容,成就了莎士比亚的艺术高度,也成就了英国整个岛国上的人民的面貌和气质,现如今的英国文学都是非常著名的,莎士比亚的戏剧专门有人研究,成立了一门“莎学”。】
【在莎士比亚的故居,已经竖起了近200多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国旗都代表一个国家翻译了他的作品,也包括我们华夏,我们亲切地称呼莎士比亚为“莎翁”。】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英国出现了莎士比亚和马洛等一大批文化巨匠,并开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英国无论是硬实力还是文化软实力都走向了巅峰,成为了公认的“黄金女王”,这一时代也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
伊丽莎白时代,也是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
这也与女王自身的教育经历有关。
幼年时,伊丽莎白受到很好的教育,她的教师包括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者罗杰·阿斯坎,她接受过古典、历史、数学、诗歌和语言多种教育,精通六种语言,也从事写作和翻译,她亲自翻译了霍勒斯的《诗歌艺术》。一些她生前的演说和翻译作品一直流传至今。
因此,在这个自身文化素养很高的女王领导下,整个英国的文化,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