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关于专业性的节目,其实收视率都不算很高,毕竟专业词汇晦涩难懂,行外人基本都不会感兴趣。但台里也需要创收,收视率提不上去,赞助商爸爸给钱都没劲儿。所以台里只能想办法提高收视率。之前的节目要么已经定型,要么下架,于是就开始准备新节目。这次节目名称简单粗暴,直接命名为《金融新贵》,邀请的人都不会超过四十岁。“新贵”本来就具有话题性,代表上节目的人年轻,年轻就有看点啊,长的好看吸引人,哪怕观众听不懂也喜欢。同时,“新贵”又代表了邀请的人具有专业性,自然也能吸引同行的关注。如此一来,不出意外的话,收视率自然会比之前按部就班的节目收视率高。节目的定位有了,接着就是如何让内容出彩。以往要么是根据访谈人的经历谈他的成功,或者对于业内现状发表一些个人看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这种千篇一律的内容,对于业内人士没有什么吸引力,也吸引不了外行观众。苏敏的的意思是,自己把自己的idea写出完整的方案,下周一下午三点在中会议室开会,提前十五分钟过去拷贝资料,用ppt展示,每个人的讲解控制在十分钟内,综合考虑决定。听到这儿,姜也有些唏嘘,这档节目去年应该只有一个大致定位叭,内容还没有确定,就开始邀请人,而且还是心气儿高的梁行止,能成功才怪。照理说,本台在财经节目中全是大佬,怎么会出现这种失误。她对这一点挺奇怪的,不过压抑住了自己的好奇心没有去打听。散会后,姜也回到工位,她其实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之前为了准备面试,将台里近年来的节目都看了,又对此了其他台里的一些王牌节目。现在她基本已经可以独立操作,除了遇到了棘手的问题,会询问刘之涵之外,其他的都可以自己解决。姜也把工作收尾后,眼看还有时间,又将台里的其他节目调出来看。边看边记笔记,分析每档节目的优劣势,以及收视率。由于之前已经看过了这些节目,现在整理起来还比较快,主要是收视率的收集麻烦了一点。每档节目看十期后,基本上收视率就已经稳定了,除了极少的数据跳水的情况,姜也就特意去看对应的那一期。姜也把本台的节目情况整理的差不多了,基本上也快下班了。她去茶水间给自己接了一杯水,稍作休息。下班后,姜也径直回家,打开电脑就直接找国内的一些知名财经节目看。不过这些节目的收视率她就拿不到了,只能通过信息对比。姜也之前台里的一档节目《证券风云》也算国内的知名财经节目了,她作为该节目的记者,当时又计划转编辑,于是特意分析过《证券风云》的收视率。因此她把《证券风云》这档节目的收视率作为其他知名节目的数据基础来分析。她主要是分析节目的优点和劣势,看的时候直接快进,看十来期就基本上能明晰某一节目的特点。比如《证券风云》的特点就是采用京京、京沪、京深三地对传直播方式,在沪、深交易所内设立直播室,以最快的速度向北京总直播室传送最新信息。而在总直播室内,由主持人与经济学家、财经界人士、券商分析师以及上市公司的老总们一起探讨财经热点,分析股市动向,为投资者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咨询。【1】优点是“权威嘉宾的权威言论权威分析”,体现“关注股市冷暖,探求投资之道”的服务理念。但缺点也很明显,股市千变万化,提供咨询或者推荐股票,结果太具有争议性。累死累活的一个周末,姜也终于做出了一份让自己满意的方案。期间还与老严聊了聊,虽然被骂了一顿,但收获不少。周一,姜也内心有些期待。下午开会时,除了苏敏,编辑部相关人员一一提前去拷贝ppt。吴忧和姜也挨在一起,小声道:“我每次特怕开会汇报,搞不好就被那谁抓小辫子。”姜也笑着安抚她,然后认真听大家的讲解,并补充笔记。吴忧虽然口头上说怕,上的时候并不含糊。她的方案有部分与姜也重合了,其中有一点儿说的很简单粗暴,“既然邀请的人是四十岁以下的,那就在专业能力足够的人里面挑长的好看的!既能保证可信度,还能收获路人缘!”会议室的同事虽然在笑,但也同意这个说法。台长要收视率,那就在专业能力没问题的前提下,找能吸引人眼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