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电影节的片子,官方会帮忙宣传,但力度不大。
宣传册上印着,位置不算太好。
官方安排的影片放映场次,还得等到电影节开幕之后,一般是两场到三场。
剩下的,就得自己来呗。
戴维斯弄了个两米高的宣传牌,位置在大厅中间右侧,看起来还算不错。
等着别人仔细去翻官方宣传册,哪有进入展厅就能看到立着的大型宣传海报效果好。
海报上的照片,是杨浪躺在棺材中,手脚和嘴都受到束缚,划开打火机的画面。
上面的宣传语:【十七万平方里沙漠,六尺地底,九十分钟的氧气,无处可逃!】
很明显,这部片的主线,应该是自救。
看到海报,对此有兴趣的人,自然会去了解这部影片。
放映厅,戴维斯也联系好了,直接租下十天,花钱不眨眼,反正听老板的,花的也是老板的钱。
除此之外,还有《活埋》的宣传单。
杨浪在国外的名气,暂时可以忽略不计。
不论是导演方面,还是演员方面。
毕竟柏林国际电影节是a类电影节,和b类电影节,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彗星来的那一夜》在国外上映,倒也收获了不少粉丝。
但因此去了解幕后导演的,在其中的占比很少。
这些认识杨浪的人,来到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更是少之又少。
能有一些片商知道杨浪在去年十月份在锡切斯的事迹,就算是非常不错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二十一部电影,肯定会受到不少人的重点关注。
杨浪和周讯在电影展厅内闲逛一会,根本没人认识他们,更别提打招呼了。
但这并不妨碍第一次出国的周讯,神色振奋,东瞧瞧,西看看。
戴维斯和杨浪汇报了一下,在好莱坞工作事宜。
《泰坦尼克号》的剧本,受到不少电影公司的关注,其中就有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大家接触了一下,浅谈即止。
那边不是很着急,杨浪这边也不着急。
谈生意,不可能立马就成交,中间少不了要经历一番试探、拉扯。
北美的唱片公司,戴维斯试着联系了很多家,谈到分成这一块,立马就崩。
愿意继续接触的只有两家,到时候约出来,看看专辑质量,再决定要不要继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