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小桃一边吃,一边看了眼墙上的表。
已经是早上九点。
她望向大门口,心想今天的运输车也应该快到了。
按照昨天李所长和梁国华同志约定好的,下洼乡的运输车每三天来一趟,今天是第一趟,顺便过来将建仓库的工具和材料收尾运走。
稻花五常大米的限时兑换时间是1o天,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天,还剩下9天。
时间迫在眉睫。
正当她想着,一辆轰隆隆的运输车经过1o9研究所大门,哨岗的小战士远远喊来。
“苑师傅,来运输车了!”
“小桃,有你的信!”
苑小桃砰得一下跑过去。
保卫处的小战士们正在围着车,检查手续和介绍信,确认无误。
开车的下洼乡运输连老贾笑口颜开,咧着嘴打开车门,虽然他已经来过1o9所很多次,但每次检查的手续都必不可少。
看见苑小桃,老贾掀开车后的篷子,上面盖着一层防雨的布,下面是拉来的各种物资。“信在这。”
站在旁边的小战士们好奇,“小桃,你收到信了?”
这个年头,家里寄信是常事,勤快点的一个月能收到封。家里有再急一点的事情,就是加急拍电报。
电话十分少见,大部分只有一些大单位才有一两部,还得拨号、等候、转接,接通到那边的邮局或者单位分机,等着对方把接电话的人喊来,再回过来电话。
但这不属于1o9研究所。
研究所位置太过偏僻,与乡里隔着一条大河,远远还实现不了安电话的梦想。所里的研究员们平日有事和外界联系,都是靠收信件完成。
小战士们七手八脚地一起帮司机老贾掀开车篷子,拉开雨布,把盖得严严实实的信篓子找出来。
一揭开,果然抬头第一个,就是苑小桃的信。
老贾看看信封封皮,递过去,“小桃,这封信就是你的。”
“哎!”苑小桃清脆地答应。
接到手,她掂掂分量,厚墩墩的,信封里面显然是塞了厚厚的一沓子信纸。
霎时间,她有些期待。
这应该是报纸的回信吧?
然而,当她看到信封封皮上的寄信人和地址时,不由“咦”了一声。
“怎么了?”小战士们问。
苑小桃仔细读着寄信地址,看到熟悉的寄信人——
“老山沟子市下洼乡苑家村,苑大牛寄。”
苑大牛?
苑子新的爷爷,她的大哥?
她笑着解释道:“是我家里来的信。”
“噢噢。”小战士们解了好奇心,继续帮老贾从运输车上面往下卸东西。
苑小桃拆开信封,一叠厚厚的信纸立刻跃入眼帘,满满当当的字迹几张纸都写不完。
要不是信封的厚度有限,她相信大哥一家肯定还会再往里面多塞几页信。
她展开信纸,就见纸上少年的笔迹整整齐齐,记录着全家的心声。
“大妹子,你过得咋样啊,全家人都念着你,盼着你在外面过得好。……”
“奶奶让加上一句,他小姑奶奶,恁伙食够吃吗,吃得饱吗?不够的话,给家里捎封信,让子新他娘和婶子给你蒸苞谷饽饽送过去。”
“小姑奶奶,我娘还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