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桂仙眉飞色舞说:祥迪明不在,咱们两人已江郎才尽,无计可施,你家中有哥哥及父亲两位男士,还有母亲及婆婆,你可以回家讨主意。
蜡烛一点就明,潘伟珍立即去娘家。为这事全家人郑重其事坐在一起,潘伟珍讲了祥迪明走时交代的分送家业,可仆人们不愿接受的事。
潘伟珍话音刚落,潘佳良直截了当说,“你这样做叫我也不敢接受呀!”
潘伟珍问:“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潘佳良答:“一、老爷一死尸骨未寒下人就分家产,这叫挖墙脚,大逆不道,与其不要田,也要留个清白名声,大家当然不肯背这个黑锅。二、你的田契是民国政府的,况且有老爷的名字,你送给了他们也不起法律效应,随时会起风波,那些几千年来已经交惯租子当惯长工的农民,见你们送田反而会不适应,根本就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害怕日后会有更多的麻烦找上门来,担心你们搞秋后算账,疑窦丛生当然不敢要。”
李秀琴插话:况且历史上只有租田根本没有送田这种先例,在他们看来这简直是荒唐事,换作我也不敢要。
潘伟珍自嘲地笑了笑自言自语,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些呢?她锲而不舍追问:“那,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许兰娟引人入胜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进城卖菜,可守了半天没人要,他想带回去,可挑来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况且肚子已经饿得没力气挑,况且带回去也没有用处,他想卸下这重担,行好事送人。于是他喊,“送人了,送人了!”
他是为卸重担落个轻松,可旁人却不能适从反误以为他是耍阴谋,甚至是神经病,喊了几十遍也没人要,反而遭嗤之以鼻。他自觉没趣,灵机一动,于是改口喊:“便宜了,一分钱一斤了。”
话音刚落,人们排着队买。他用这些钱去吃了碗面,轻轻松松回家。
潘伟珍也觉这办法好,于是立即赶回去,与婆婆商量后第二天又召开了主仆座谈会,还请了一位当地德高望重的写字先生,及乡长见证。
方桂仙作了开场白:昨天晚上老头子又托梦给我了,如今我与儿媳商量后按照老头子的意愿,作出如下的决定,我们决定除了自家留十亩田外,其余六十亩土地,把送改为廉价出售,价钱嘛十元钱一亩,做满十年长工的买田三亩,做满七年八年的买田二亩,做满五年长工的买地一亩半,以此类推;同时租地的佃农,租满十年的买一半租田,租满五年的买三分之一的租田,以此类推;双方侄男侄女每家买田二亩。有钱者当场付,或回去后拿来付,无钱者可以写下欠条分期付款,做到曾为我家出过力的都有其田,都有生活保障,买卖双方立即签订买卖协议,双方及中间人签字画押后送官府,由我们缴纳契税后领取盖有官方大印的你们的实名制红(田)契,今后谁也夺不走这红契。
下面嘁嘁低语:甲:土地卖白菜价了,只能交个契税。乙:这是送的翻版。丙:这也叫论功行赏。丁:今后咱们一定不忘主人的大恩大德。戊:出了钱买的田,咱们可以理直气壮接受了。己:田契上是咱们自己的名字了,绝不会有后遗症了,今后谁也夺不走。
接着潘伟珍还宣布:购田前大家还要写下一份保证书,所买田地今后十年之内不得保价出售,只能自己耕种或传给小辈耕种,若卖者罚款三百倍,交于乡政府。这里有纸和笔,会写的自己写,不会写的请写字先生代写,写好后签上名按上手印。
人人都写了决不败田的保证书,一式三份,自己留一份,一份交与潘伟珍另一份交于乡政府存档。
潘伟珍拿出老田契要烧。一位长工跳出来说:慢!
潘伟珍一惊没有点火,抬起头来说:“这老的田契烧掉了,新签订的田契才有效啊!”
那位长工说:“少奶奶,三年后你是要填黄泥膀的,再说小少爷在你肚中一天天长大,应该多给他们留些家产!自家留十亩田是不够的。”
潘伟珍铿锵有力说:看中家产的人来填黄泥膀我不稀罕,再说给小少爷多留家产是害他,他如果有出息就不会稀罕家产,他如果无出息,多留家产害处更大。再说家产也不是好东西,日本鬼子正在磨刀霍霍掠夺,咱们也不会与侵略者沆瀣一气,树大招风,只能轻车简从,少留家产。再说家有十亩田已经是中等人家了,我们遭遇了这样大的劫难,作个中等人家也已知足了。
旁人也赞同,于是潘伟珍把自家十亩田的房产证留下,其余都烧掉了,仆人们亲眼看着熊熊烈火把田契烧得无影无踪,顿时,一片欢腾,仆人的眼睛里全是感动的泪水。紧接着马上交钱购买田,没带钱的回去拿,家中拿不出的就写下欠条,签订合约。
一个个都交钱购买田,可有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却坐着愣。潘伟珍体贴关心问:大叔,俗话说田是甜的,农民有了田日子才会甜,你为什么不要田却坐在这里愣?
那位大叔提出:我的老家不在这里,我想回老家,田不能带走,不能卖不能吃,留在这里种这一亩多田也算不来,我不需要田,因而我也不来凑这热闹。
这倒是一个没有考虑周全的特殊情况,潘伟珍立即与婆婆商量,终于有了办法,她对那位说:大叔,你做了五年长工,可以每年补贴一个月的工资,可以领取五个月的工资及回去的路费,回去后也可以置些田地及做些小买卖。
那位大叔忙磕头致谢:家被日本鬼子祸害了却还为我们这些仆人的命运及前途考虑,论功行赏,真是大慈大悲观世音。
潘伟珍用这廉价出售得来的钱,到县上去交了契税,十天后就领到了每家每户的红契。潘伟珍赴每家每户去送。人们感慨系之,感谢声不绝于耳。家业虽
小了可潘伟珍及婆婆却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