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宴文
宗朔被谢小盈灿烂笑脸对着,一时脑袋发懵,他连转都有点转不明白,只是下意识地说“朕待你好是应该的何用你酬犒朕”
谢小盈眉眼弯弯,理直气壮地解释“这世间哪有什么事是应该的呀陛下送臣妾养珍别苑,还修了这么好的颐芳宫给臣妾,臣妾想想,这其中一定斥资靡费,很是过意不去来着臣妾家中没有入仕的子弟,没法儿像宫里其他姐姐那样为陛下分忧,就只好以钱充力了。”
宗朔哭笑不得,“以钱充力这是谁教你的词儿”
“没有人教,是臣妾自己想的呀”谢小盈一副还以为自己挺聪明的表情,“这宫里体面的嫔妃,不都是世家出身嘛。她们能享受陛下的优待,自然是因为父兄为国朝效力。臣妾家里没这个本事,白受了陛下的恩遇,那自然就要用财帛替陛下分忧呀”
宗朔没想到以谢小盈这样对朝务半点不通的脾性都能想到要为他分忧,可见是忠君主,才能生出这样的态度来。
只是不知为何,他明明该感到高兴和欣慰的,但对上谢小盈亮晶晶的双眼,宗朔却无端有些委屈。
谢小盈怎就不懂呢他与她,不仅仅是君与臣。
他们都已经有孩子了,他待她的好,当然是因为两人有情、有,这种事岂能仅仅归结于君恩她对自己的回报,自然应当是更加的情深,哪里能是这样五匣子冷冰冰的金条
他情愿听谢小盈说上三两句邀宠的软话,都比献金这样的事更能令他开怀
宗朔低声叹了口气,将匣子合上,钥匙也放回到匣盖上,一并推还给了谢小盈。他虽有些失望,语气倒还算温和,“盈盈,你与家里的忠心,朕已经知道了。这钱是谢家给你在宫中傍身用的,你好好留着,不管是自己花销,还是日后留给咱们无忧,都是使得的,不用想着朕。朕待你好,为的并不是你家里的金银,是朕自己与你有情,只要你同朕心心相印就足够了。”
谢小盈闻言有些呆愣,皇帝不是向来找谢家索要钱粮怎么到她面前还装得光风霁月起来,金条都不肯要了,反倒要她的真心
她摸了摸漆器匣子,有些不想往回收。给钱容易,给心她可不乐意。一颗心扑在皇帝身上,那不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么。皇帝眼下喜欢她,说这些心心相印的情话。然而林修仪十年屹立不倒,都能成为昨日黄花。她凭什么本事敢相信皇帝会一辈子喜欢她
谢小盈低头琢磨措辞,还在想要如何应皇帝的话。
哪知宗朔一她摸匣子的动作,就立刻越过桌子,伸手将她握住,然后扭头喊了莲月,“把这些给你们修媛拿去收好,都是贵重东西,等闲不要示人。”
莲月垂首称是,抱着匣子进了寝间。宗朔顺势将谢小盈从软榻上拉了起来,强势道“以后再不要与朕说这样生分的话了,你是朕的枕边人,还是朕公主的生母。你若真想回报朕的情意,就与朕长相知、长相守好了。朕坐拥江山,富有四海,不缺金银俗物,只盼有一个人能真正懂得朕的心意,别让朕成了孤家寡人。”
说完这话,宗朔像是有些逃避谢小盈回应似的,牵着人直接往外走,“天色不早了,赶紧陪朕去一无忧。再晚点过去,无忧怕是都要睡了,朕该没法抱她了”
谢小盈被动地跟在皇帝身后,脚底磕磕绊绊,大脑却还在回荡宗朔刚刚的话。
她就算知道皇帝一贯与她说肉麻的话,但“长相知、长相守”这种近乎誓言的句子,却是谢小盈第一次从宗朔口中听到,她不可谓不震撼。
谢小盈忍不住想,这种话,宗朔对其他人说过吗
林修仪是否也曾得过皇帝这样的许诺与深情又是否正是皇帝日复一日在耳边这样的甜言蜜语,才会让林修仪无法容下旁人的宠
那皇后呢
作为皇帝的结发妻子,她听到的会不会更多
谢小盈心思不知为何变得有些乱,乱得她竟理不出头绪。
从清云馆搬出来,再到安置颐芳宫,经手的全是内侍省之人,其间由宫闱局的高局令领头掌管。谢小盈歇了两日,便让赵思明去传了高局令来,赏了些银钱下去,感谢高局令的铺排。
谢过了执行的人,当然也得谢一谢挂名的领导。谢小盈便第一回往长乐宫走了一趟,去找尹昭容拜谢。
皇后仍抱病,暂时没有恢复妃嫔的晨省。自然而然的,掌宫之人依旧是尹昭容。谢小盈坐着肩舆到长乐宫的时候,正遇见了尚仪局的宋媛。她赶紧让人落下肩舆,自己走下来,十分亲切地打了招呼,“许久不见宋尚仪,尚仪近来可好”
宋媛教了她一个月的规矩,两人每天相见,很是处了些感情。彼时宋媛认定了皇后想要提携谢小盈,对她更是倾囊相授,既教了规矩,也告诉了谢小盈如何在规矩中寻一丝自在。只那时候的宋媛并没想到,谢小盈竟有这样好的运道,几乎是一夕间就得了圣宠,延绵至今都未得陛下冷遇,颇有成为第二个林修仪的架势。
宋媛拜礼,“奴见过谢修媛,恭贺修媛大喜。”
谢小盈笑起来,“多谢尚仪,尚仪这是来与尹昭容回事”
宋媛颔首,“明日重阳,太妃那边要摆宴,奴为此而来。只不过现下都商议好了,奴还要回尚仪局办差。”
这是托词着急走,谢小盈现在很能听得懂宫里人的客套话,于是痛快地放行,“那不敢耽搁宋尚仪的差事,宋尚仪慢走。”
宋媛又是一礼,便施施然离开了。
她顺着永巷往尚仪局的方向走,只心里还在唏嘘。从前皇后那样好谢氏,哪里会想到,谢氏如今反倒投在了杨淑妃门下。人人都以为和杨淑妃沾了关系,在内宫便要活不下去。唯独谢氏荣宠一日更胜一日,连带着杨淑妃与大皇子的境遇都比从前好了许多。
莫非这其中有陛下的手笔意在内宫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