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您放心,我和恪言,一定会让校大宝和小石头过得更好”校嘉华也红了眼睛。
二老离开后,校嘉华和白恪言便着手准备,去上海的事宜。
校大宝听说这次真的要去上海了,又紧张又激动,不停地问“爹,娘,我们要坐火车了吗去了上海住哪呀,去了上海有肉吃吗”
校嘉华笑“放心吧,要啥有啥,不会让你睡大街、饿肚子的”
其实,崔丽芬和校老栓有大哥大嫂照顾,校嘉华、白恪言也会往青河村寄钱、寄物,她并不担心校家二老,以及白父的生活。
她只是担心,闺女孙子离开了,老人肯定会寂寞,怕他们忧思成疾。
白恪言想了想“如果家里有一台电视,他们应该会热闹一些。”
校嘉华立即想到那张电视机票,她果断去县城,买了一台飞利浦的黑白电视机。
连听个广播都要跑去大队大院的年代,电视机无疑是高科技的稀罕物。买回来这天,校家披红挂彩,全村都来热闹了。
校嘉华直接把电视机送到校老大家,白恪言爬上房顶,帮忙架好电线,又手把手地教校国伟调试频道。
于是,这个夏天,青河村村民,围着村里第一台电视机,到了电影英雄儿女,还有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七月底,白恪言和校嘉华再次前往劳动棚,告别父亲白和平,正式离开了青河村。
这天,校家人特意向村长申请,开了出村特批,一路把他们送到太丰县火车站。
来送的人很多,也包括供销社公司的老同事们,校嘉华一一和大家道别。
最后,校嘉华把前几天、还有结婚时拍的照片,都留给校老栓和崔丽芬。她握着老人的手道“爹,娘,上海不远,想我们了就打电话”
“孩子,不用管我们,你们要过好自己的日子。等过年,有时间了,再回家”
老两口依依不舍,最后还是狠狠心,把他们送上了离开家乡、奔赴上海的火车。
校嘉华和白恪言回到上海,最高兴的人,莫过于二婶申茗荃。
申茗荃得知,校大宝和小石头也来了,她更加激动,放下电报,就让人收拾儿童房,又是买玩具,又是买衣服。
到上海这一天,申茗荃还亲自乘车,去火车站接他们回家。
校大宝在火车上,一路化身“为什么”小子,问东问西,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就连跨过长江,都要拉着弟弟全程行少先队礼,疯狂赞叹,“啊,是长江啊”
就因为在火车上太嗨,兄弟俩真正到了上海,反而一个个虚脱得不成样子。校大宝困得一步三摇头,小石头直接抱住校嘉华,睡着了。
“二婶,辛苦您亲自来接我们”
校嘉华热情地抱住老太太,白恪言总算明白,原来这是她惯有的打招呼方式。
见到申茗荃,校大宝还有些懵,校嘉华拿眼睛瞪他,意思是刚刚在火车上,我怎么教你来着
校大宝立即心领神会,害羞地喊了一声,“二奶奶”
“哎,好孩子”申茗荃笑得合不拢嘴。
申茗荃又去白恪言怀里的小石头,小天使安安静静地睡着,她的心都快融化了。
回到公馆后,白恪言第二天,就去上海科研所报到了。
到底是参与过发射任务的人,所里上下对白恪言都非常重视。领导得知他拖家带口的,祖上的房子还没有解封,便大手一挥,给他安排了一套两室的宿舍。
不过后来,白恪言还是婉拒了。一是他刚入职,这么快就分福利,于制度不合。二是申茗荃实在太喜欢两个孩子,坚决不同意让他们去住宿舍。
是的,大概是孤单太久,申茗荃和校大宝、小石头不仅相处得很好,简直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
每天早上,白恪言一去上班,申茗荃就会请帮佣,从隔壁房间抱来孩子,亲自哄他们吃饭、学习,教他们说简单的上海话。
校嘉华不用照顾孩子,一整天无所事事,干脆复习起了英语。她决心要找外贸类的工作,时机未到,她也不着急,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所以,白恪言每天下班回家,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跑到校嘉华的房间,辅导他的小娇妻学外语了。
不过,校嘉华的基础很好,除了几个专业单词太久不接触,有些生疏了,其他很多语法、句式一点就通,口语甚至比他这个老师还要熟练,令白恪言惊讶赞叹。
做为丈夫,这点当然不能输啊,所以两个小夫妻常常互相背单词,学习到深夜。第二天,他们又顶着黑眼圈,下楼吃早餐。
以至于申茗荃都不下去,意味深长地暗示、批评白恪言,“笑笑年龄还小,有些方面,你要节制一些啊”
“”白恪言同志,默默背下黑锅。
夫妻俩又学了半个月外语,到了八月底,小石头终于不再怕生,和校大宝一起,进入当地的小学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