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是上古传说。玄烨心中其实认为,自己是可以做一个超越那些上古大贤的天子的。他整顿吏治,他关注民生。他推行重实务的官场风格,他甚至自己每天吃饭,都绝不超过《礼记》上面规定的数目。最多的时候开宴,也不超过十道菜。多少年的皇帝,肉类只吃鸡鸭猪羊鱼。
为了什么?为了做明君。
可惜,现在遇到的这个问题,不仅在《礼记》里找不到,甚至在史书中也从未有过类似情形。
洋人。
玄烨自己亲自去学了洋人的东西。去看看他们究竟是个什么水准。他听不同的外国人讲他们那里的历史政治,然后用中庸的标准去评判,那简直从骨子里透出的野蛮,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没有什么东西是独立的。你向别人学习,哪怕是学的语言,数学,神学,甚至艺术。其本质,都是在接受另一种思维方式。而那洋人的思维方式,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功利气息。绝对另浸淫儒学多年的人,一见就觉得恶心。
非利不为,非利不动。礼仪鄙陋,举止粗端。这简直是□,裸的小人行径。君子,不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国君,怎么能把这些东西推行天下?
教化啊!我华夏千年,追求的是忠孝,褒奖的是节义。怎么能宣扬什么弱肉强食,什么用进退废,什么自由人权,甚至什么男女平等?这真是斯文扫地!
玄烨很犹豫。
来到大清的洋人,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都更多,都显得更难以管教。即使是明朝,当时的火器也是远远超于外邦的。只有大清,会发现对方很多东西,已经精巧到最巧手的老匠人也难以仿造。
这不是一个好的兆头。不管是钟表,还是最致命的——火器。可以想象,如果这情形继续,有朝一日,或者大清会在武力上及不上那些飘洋过海的人。
玄烨这样想,每每觉得不可置信。可是诏令国人学西学?开什么玩笑。这是认定了自己落后,认定了堂堂中华五千年比不上番邦弹丸之地的小道——一个大国君主,怎么可能承认这样的事情!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已。
人心有自私本能。儒家教化令人向善。这是多少年养成的根基。如若引进西学。这是在动摇几千年“士农工商”的根基。对于天子,更似乎在自掘墓地。
变革是死,不变革也是死。总得选一个,能活得长些的路。而且,人总有些侥幸。或者西方什么时候一场大战——就像他们千年中无数次发生的那样——一群人一打死了半数,科技就后退了几百年呢?
玄烨下定了主意掩耳盗铃。就许久没有再碰过那地球仪。这样消极退让的法子,原本不是他的风格。可是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任何一点小的变化,都不能不谨慎行事。
何况,关乎国本!
——直到今天,他收到了俄罗斯国探子传回的消息。
…………
后院,六格格听说太子爷来庄子,同沈大夫说了一会儿话就离开了。真是大为震惊。
她虽然记不清楚上辈子给自己诊病的医生是谁。可是,上一辈子,太子爷绝对没有在这个时候来过别院。
六格格那时对于传说中的太子爷还颇有些小儿女心思呢。只觉得自己虽然不是嫡出,可是论血脉也是太子的表妹。说不定能有那等造化,日后做妃嫔呢。
她既然抱着这样的心思,府上传的与太子爷有关的所有传闻,那几乎没有不知道的。身边的丫头也总替她打听着这些。
甚至,就算是定了亲,心里也不肯死心。还多次鼓动丈夫同太子的党羽交好。若不是关系实在有些近的打眼了,只怕最后婆家也不会想出那等逼死正室的法子,来向新帝效忠。
回首一看,三十年来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六格格带着过来人的眼光评定自己当年,只觉得每天都在作死。太子爷就是个天仙下凡,只凭他接连被废,最好还是保持距离。
可是究竟为什么,这一辈子和上辈子的情形不一样了呢?六格格苦苦思考。最后觉得或者太子爷心血来潮,添了变数。可心中,究竟多了几分害怕记忆改变的忐忑。
六格格这里不说话,倒是传话的秋鹤一脸愤愤。颇为不爽的议论道:
“格格,那个姓沈的,居然把准备给你的药用在猪身上了!这不是侮辱人么。让四格格知道了,一定又会笑话咱们。能不能,请老爷给重新请个好大夫!”
六格格眼睛一亮:“能不能把这话传回府里去?我那好四姐,一定会来看我笑话的!”
…………
玄烨翻着太子递上来的水利方面的条陈。心中大为欣慰:“不错!你很好。让他们就照这个去办。”
太子腼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