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洒在大地上,给人们带来一丝温暖。天空湛蓝,没有一丝云彩的遮挡,仿佛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头顶上。
光秃秃的枝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枯黄的落叶铺满地面。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队伍在官道上前进,石家父子坐在自家的骡车上,两手拿着工具不停地忙活着木头模具。林有贵坐在外面,帮他们驾着骡车。
待到下午歇脚的时候,总算是做好13个定型蜡烛的木头模具。
陶罐放在火堆旁,用木勺敲碎木桶里的白蜡,木勺舀起一块白蜡放进陶罐里加热。
13个圆柱体的木头模具,摆放在露营折叠桌面上稳稳当当。浸泡过蜡液的麻绳做灯芯,灯芯的长度剪的比木头模具长一些。
一个木头模具,是两块木头合成一个。上头是空的,下面底部是两个半圆合成一个圆。
林有才拿一根剪好长度的麻绳灯芯,放在打开的模具中间,合上模具。模具底部夹住灯芯,模具底部多余的灯芯剪掉。
用一小木条从中间切开,但不切断,简易小木夹子就成了。小木条横放在模具上头夹着灯芯,这样灯芯上下两头都固定住,在模具中间了不会移位置。
木头模具外面用草绳捆紧,就可以用小木勺从陶罐里舀出蜡液灌进模具里。
天气冷,温度低,模具不存在会漏蜡液的问题。模具里的蜡液,几分钟就凝固住了。
林有才只示范了一个,就让大伙来试着做。这没什么技术含量,心细认真一点就行。
天气冷蜡液凝固的快,只能在火堆旁给蜡液定型,正好大伙也能烤火。模具只有这么多,蜡液凝固的快,也得等个10分钟,只怕外面凝固住了,里面的蜡还有些软,脱模具拿出来歪了卖相就不好了。
脱模具拿出来的白蜡,也是平整的放到一旁彻底冻硬一些。冬天做蜡,冷有冷的好处。
大伙纷纷上手试试,到后面都排起队来。一个人做一个蜡的来,有说有笑,满满喜悦欢乐的气氛。
石家两父子吃了晚食后,就一手刀一手木头忙碌起来,他们做模具都算工分的。
林紫苏、沈香兰她们窝在房车里也在做蜡烛,不过她们不是做简单的白蜡烛。
沈家大媳妇赵氏,也就是林紫苏、林有才的大舅妈,拿出一个木盒子,里面十多个小瓶子装着大大小小的颜料粉。
沈家虽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也是小富之家,在银钱方面比南林村的林家、里正家、朱家都强上太多了。
沈家赵氏这些颜料都是可食用植物颜料,有自己做的,也有买的。本来是拿来做糕点、做妆面时用的。
天然颜料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都不便宜,也不容易弄到。现代还好些,北方古代这可是稀罕物。
林紫苏拿起木盒里的小勺子,小心翼翼地舀起一点点红色的颜料粉,放进加热好的蜡液里。
赵氏赶紧搅拌均匀,林紫苏看蜡液变成粉粉的颜色,拿起红粉小瓶的瓶塞,塞紧瓶口。找出黄粉小瓶子,舀了三次,小勺子不大,三次也只有指甲大点的粉量。
拿出木板,一勺蜡液淋在木板上,凝固后用小刀划出花瓣的形状。一勺蜡液一片花瓣,多余的边角料丢进去加热可以继续用。
沈香兰带着林翠荷、夏桃她们在一边用染成黄色的蜡液做花蕊。
半个小时后一朵粉色的荷花蜡烛完成。在灯光下,黄色的花蕊,粉嫩的花瓣层层叠叠,犹如仙子的裙摆。
虽然手工略显粗糙一些,整体看还是很美的。
林紫苏右手端着荷花蜡烛,下车给大伙看,摆在折叠桌子上。
大伙围过来,看新鲜玩意,纷纷问道是什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