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七岁孩子能够读写,听起来并不夸张。生活在现代的人经常会在新闻上听说某某孩子,三五岁的就能认识多少多少字,这样一想,会读写很稀奇吗?
还真的很稀奇……
首先一点,最容易理解的,汉代的字可比现代汉字难写。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在文明早期的时候就已经不断演变了。而汉代,特别是汉代初期、中期,是汉字演变的关键时期!
此时整个社会流行的文字是大篆…以及隶书。
呃,没有小篆…这一点可能突破了很多人的常识,不过陈嫣身处这个时代,所以能够了解始皇帝统一天下,整合文字的时候具体情况是哪样。
政哥的主观意愿是想用相对简单的小篆取代各国有着微妙差别的大篆,想的很好,但这种事情有的时候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实上,小篆的用处很窄,一般用来写天子诏书、官方文件,另外一些具有官方意义的石碑、瓦当,这上面的文字也会用小篆——总而言之就是相对官方的场合。
但也就是这样了而已,原本用着各国大篆的六国贵族依旧用着自己原来的文字,改不了,也根本不想改!
至于一些比较底层的小官吏(不用说底层老百姓了,底层老百姓几乎没什么习字的机会),他们用的是一种早期隶书。
隶书之所以叫做隶书,正是一开始的时候是隶员所用。
使用一种文字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文字自然而然地就会发生简化,这可以看成是文字的自我进化。当时的人们也差不多,小吏们文书工作繁重,渐渐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简化字’,这也是很正常的。
小篆,从传统上比不过大篆,从便利性上比不过隶书,推行不开是有原因的。
所以历史书上说秦朝以小篆统一全国文字,那只是理想,实际上是以隶书统一了文字。
汉承秦制,大汉很多传统都直接继承了秦朝,包括文字那一套。官方用小篆,但为了看懂一些古籍,以及跟随老派的学者学习,大篆是真正的高级知识分子必修——此时离春秋战国未远,老派的学者大多是一些战国末期学者的学生,很多东西还没有来得及淡化。
还有隶书…虽然真正的知识分子很嫌弃这个,但在许多人都用隶书的时候,若是他们不会,岂不是很丢人?所以这也是要学的。
这时候的隶书还没有完成汉字历史上关键的‘隶变’,即使在世人眼里已经够简单了,却还是不够简单。
字本身已经够难的,再加上没有后世那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多就是死记硬背。呵呵,可想而知学习难度了。
第42章采蘋(3)
刘嫖知道陈嫣能读会写,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她不确定的是陈嫣能不能进行算学运算。
不能说刘嫖不关心孩子,只能说以刘嫖的身份,以陈嫣的生活环境,刘嫖是不可能像民间母亲那样,将自己的孩子拴在身边,任何部分都了解的事无巨细。刘嫖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而陈嫣也不需要她这样。
再者说了,从陈娇的受教育情况就知道刘嫖对孩子文化课的要求了——懂得上流社会必备的各种礼仪,能读会写,至于其他的,只要稍微了解,以防人家说话的时候接不上,这也就够了。
说起来,也不是刘嫖要求低,而是此时贵族女子的教育大抵如此。除非是有特殊情况,比如说家中长辈热爱做学问,不然贵族女子的学问比不过学者家的女儿,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贵族女子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的,反正她们也不是以此立足的。学的好,可以当成是一种资本,学的不好,也没有人强求。
由于对教育的可有可无,刘嫖也很少过问这方面的事,以至于她根本不知道陈嫣的学习进度。
“算学?算是会的吧。”陈嫣谦虚道。
当然是谦虚了…不然以她的算学水平,可能要吊打当世的任何算学家了。虽然很多算学上的知识她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她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而已。相比起这个时代的人,她身上承载的是日后上千年的数学成果。
虽然最新的、最难的数学知识她都没有学到,但就她学到的那些,在这个时代已经足够惊人了。
陈嫣觉得自己很谦虚,刘嫖却有些狐疑。
数学是一门困难的学科,这一点古今皆同!
古代的科举考试为什么只考四书五经的内容,将先人提倡的礼、乐、射、御、书、数这君子六艺中其他五艺给抛开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样有利于寒门学子!
寒门学子可没有条件去练习什么骑马、射箭、驾车,这些成本都太高了!有些像后世的艺术生,都是很花钱的。
若是科举考试考的全面一些,寒门子弟怎么和贵族子弟竞争?
算学的道理也是一样,相比起君子六艺中的其他,表面上算学不怎么花钱,但实际上才不是那么回事,算学也是有他的门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