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热疗养生仓 > 第14章 人体经络与穴位十(第2页)

第14章 人体经络与穴位十(第2页)

〖穴义〗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天部汇入穴内后再循膀胱经向下传输。

〖功能作用〗传输头部浊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玉枕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约平枕外粗隆上缘的凹陷处,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主治头项痛,目痛;鼻塞。操作方法为平刺03~05寸。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解剖: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配伍:配百会、当阳、临泣主治鼻塞;

配完骨主治项痛。

天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颈后区,横平门主治腹泻;

配肾俞、委中、太溪、命门主治腰脊强痛。

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2、第3腰动、静脉分支;布有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皮质,深层为腰丛。主治腰痛,生殖泌尿疾患,耳鸣、耳聋。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水湿之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水湿之气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外散肾脏之热。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2、第3腰动、静脉分支;布有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皮质,深层为腰丛。

配伍:配气海、三阴交、志室主治滑精;

配关元、三阴交、太溪、水泉主治月经不调;

配中脘、天枢、足三里主治五更泄泻;

配委中、太溪主治腰痛。

气海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太平圣惠方》,位于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现代常用于治疗腰骶神经根炎、腰肌劳损、下肢瘫痪、痛经、性功能障碍等病症,直刺05~1寸。

功能作用:调和气血、强壮腰脊。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3、第4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3、第4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腰丛。

配伍:配关元、委中主治腰脊强痛;

配小肠俞主治二便不利。

大肠俞穴为人体穴位,归足太阳膀胱经。该穴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疾病有腹胀、泄泻、便秘、腰痛。

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皮肤由第3、4、5腰神经后支分布。在骶棘肌和腰方肌之间,有腰动、静脉经过。腰大肌位于脊柱腰部两侧,呈纺锤形。起于第十二胸椎、上四个腰椎体和椎间盘的侧面以及全部腰椎横突,止于股骨小转子。腰丛的神经根位于肌质内,其分又穿行于它的内、外侧和肌腹。腰大肌的前面还有输尿管由肾门行经到盆腔。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四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腰神经皮支,深层为腰丛。

穴位配伍:配气海穴、足三里穴、支沟穴治便秘。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1、运动系统疾病:腰痛,脊髂关节炎,脊棘肌痉挛;

2、消化系统疾病:外散大肠腑之热。理气降逆,调和肠胃。腹胀,泄泻,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3、外科系统疾病:阑尾炎,肠出血;

4、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肾炎,淋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关元,经穴名。出《灵枢·寒热病》。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直刺1-15寸。艾炷灸7-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