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意的试探很含蓄,她身边的两人仿佛没听出她的失落。
“哎呦,那也太沉了,你年纪还这么小压弯了腰不长个儿,我看啊,这事儿没意思。”
李如意叹了口气,岔开话题。
“嫂子,我们咱们这周围地也挺多的,日子怎么还过的这么难呢?”
女人马上接住了李如意的话茬。
“地多!不过我们这边有几个大户,人家才有钱,不像我们,一家就亩地,我们一家好几口人都指着这点出息过活,现在看着还行,可你说往后啊,我这两儿子说媳妇,一人都分不上一亩多地了……”
“还是人家地主家里日子过的好,我看我们村子里老钱家的孩子,穿的衣服上连个补丁都没有。”
女人一脸艳羡。
李如意也没再说盐的事,继续问她周围的情况,问完了钱家庄,还问了她娘家的事。
等到都问完,也就差不多到地方了。
李如意笑着唱起了自己的小曲,一开嗓逗的女人哈哈大笑。
“这孩子嗓子可真亮堂。”
她们夫妻带着的两个孩子也围着李如意蹦蹦跳跳,学着她唱曲儿。
李如意挑着担进了村,因为有熟人引荐,不少人都在她这买了东西。
女人还领她去了自家,给她端了一碗水。
李如意喝完水又送她家俩孩子一把瓜子,这才离开。
除了钱家庄,她的表情有些丧气。
这里的村人口径非常统一,都不会买更贵的盐。
有些人家倒是想买县里来的好盐。
但李如意也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五十文的话,她只能赚三贯,或许看来三贯也不少,但这和李如意的想法不一致。
她毕竟不是真的十一岁,明白做买卖一定会有损耗。
衙门的钱不能少,韩时安的钱也不能少,所有的损耗都要李如意自己承担。
三贯只是理想状态,但实际上她可能只有一贯半到两贯左右的利润,甚至更少。
从衙门拿回来的盐真的会足重嘛?
一千斤如果到手缺了十斤二十斤的,她还能找衙门的人理论吗?
若是送货路上下雨,她没保护好让盐淋了雨,盐入水就会融化,那又会是一笔损耗。
放在房子中储存,若是老鼠偷吃,又会是一笔损失。
而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一斤盐只卖五十文,衙门那边少了二十斤盐,她就会少一贯钱的收益。
若是倒霉再遇上一场雨,她的收益就会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