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皇太后的刘娥,名正言顺的开始了临朝听政,变成名正言顺的女权人。不过,很快刘娥就遇到了一场夺权的风波。之前,协助她击垮寇准一党的丁谓,跳了出来。作为宰相,又拥立刘娥有功,自视甚高的丁谓,也对至高无上的权力,满怀了觊觎之心。
丁谓认为,皇帝年幼,代领皇权的太后刘娥,毕竟是个女流之辈,可谓是幼主弱母。现在的朝廷,应该唯他宰相丁谓,为马首是瞻。因此,丁谓便结合自己一党人开始夺权,意图架空二宫。将绝对的权力揽在自己的手中,让自己成为代行皇权的权臣。
这个时候刘娥,全然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摆布的政治傀儡。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受够了被人摆布的她,是不会轻易丢掉这来之不易的权力的。
现在,刘娥的皇权有名有实。加上政治上与丁谓不对付的人,也比比皆是。这次,刘娥就如法炮制。再次利用了,党同伐异的手段。没有费很大的力气,就顺带手的除掉了丁谓。
要不是宋朝开国,有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丁谓很可能就身首异处了。最后,刘娥将曾经助力她获权的丁谓,贬谪到了当时最远的地方崖州(今海南岛),就此丁谓被清洗出了权力的中心。
当然,除了丁谓之外。之前协助刘娥的曹利用,也是自恃有功,抢权夺利。已经坐稳后位,站稳脚跟的刘娥,眼里怎能揉进与她争权的沙子。准备利用谋反之名,来处决曹利用。后来,碍于朝野上下的异义,选择放了他一马。而曹利用和丁谓一样,落了个被贬外地的下场。可是,不知道是刘娥有心为之,还是曹利用吓破了胆。在去往外地任职的途中,选择了自尽。就此,协助刘娥上位的两个主要人物,都被刘娥清算解决了。
接连肃清寇准和丁谓两大宰相派系后,刘娥在朝廷上已经是大权在握。也开始了她,将近十一年的临朝听政的生涯。在掌权中,果断处决自认为有功而自傲的人。充分展现了刘娥,高超和决绝的政治手腕,以及在绝对权力上的唯我独尊。
当然,刘娥成为实际掌权人后。不仅,有雷霆的政治手腕。在国家的施政治理上,她也有着很好的行政措施和施政理念。
在政治体制上,取前朝的精华,去前朝的弊政。比如,沿袭了前朝宋真宗时期的基本制度,终结了宋真宗晚年的“天书运动”。
通过严厉的政治打压,剪除了宋真宗后期,遗留下来的党争问题。发行交子,就是市场流通的纸币,以促进市场经济的流通。值得一说的是,这是世界上发行的第一种纸币,历史上也称为“官交子”。
刘娥对权力的支配,让她在朝野上下,威望是盛极一时,俨然是一副女皇后的作态。毕竟,前朝有武则天为女皇的鲜活例子。在宋朝朝野上下,也都是把她奉为最高的权力者。此刻的刘娥,和成为女皇,相差的就是那一句称呼和国号的变更罢了。
反观,刘娥本人也是不遑多让。对于称帝成为女皇,刘娥当时也是动了心思的。早在她成为皇太后,代行皇权之初,她就已经开始穿着帝王的衮服。名号未有,而皮囊先行。
在接连打压和收拾能对抗自己的政敌后,刘娥又动了学武则天称女皇的心思。自然,最高权力者有这样的心思。她的政治追求者们,肯定能洞若观火,给出自己的符合。在刘娥的默许之下,她的政治支持者,多次明里暗里的提出,让刘娥称帝的口号。
不过,虽然有支持者号召和建议刘学武皇称帝。可是,大部分忠心于赵宋皇室的朝臣,还是极力反对。他们可以允许刘娥代行皇权,绝不妥协刘娥改朝换代。最后,刘娥还是选择了妥协,没有再进一步,没能称帝建制。
不过,没有皇帝的名号,就不代表刘娥不行皇帝之事。为了彰显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刘娥打算按皇帝的礼仪,前去祭拜太庙。当然,刘娥的举动,依然是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
但是,对比于称帝,刘娥似乎铁了心要完成此事。在第一次遭群臣反对后,刘娥第二次再次做出决定。群臣知道在这件事上,拗不过刘娥,最终只能作出政治妥协,应允刘娥祭拜太庙。
如愿获得祭祀太庙机会的刘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展现自己是高权力人的舞台。刘娥一派,也对这次祭祀,进了隆重的布置和安排。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在祭祀的排场和规制上,和帝王的祭祀礼节相比,还是有了一些降低。比如,相比于历代帝王参加祭祀的装束,刘娥的衮服装束有所简化,并没有达到帝王衮服的相对级别。但对于一个皇太后来说,这样的礼制已经是打破惯例和越制的了。
可以说,刘娥作为主角,参加祭祀太庙的活动。也算是,刘娥和当朝许多大臣的一次政治的妥协。刘娥要的是祭祀的名号和光环,是一次绝对权力的亮相。而反对的大臣,刚不过刘娥的决心,只能在祭祀的礼节和行头上,给刘娥设置一些障碍。
公元1033年正月的一天,刘娥身着帝王衮服,在宋朝的太庙,如期举行了祭祀大典。场面的壮观程度,可想而知。刘娥和朝臣的博弈之中,选择不称帝。但是,通过祭祀太庙的举动,告知世人,她是有能力称帝的。
从公元1022年,刘娥登上太后宝座开始,到1033年她祭祀太庙。其间的十一年时间,刘娥就是大宋王朝,实际上的掌权者。可以说,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她身着皇帝服饰,行皇帝权力,行皇帝祭祀礼仪,这都是不争的事实。这些足以看出,权力也让彼时的刘娥痴心绝对,让她尽情而贪婪,僭越地享受,皇权给她带来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