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汉武唐童现代留学录》全本免费阅读
《隋书》其他人物的传记,李世民今天是没法耐心去看了。他后悔死了,早知道应该借《旧唐书》和《新唐书》来看,这俩他在架子上看到过,一眼扫过没留意,但现在一想,唐啊,他家不就是唐国公,必是以此为国号了。
他们说要借史书的时候,唐校长就说历朝官方正史是二十四史,问他们要借二十四史,还是借现代人所写的书来看。
那当然是先看官方正史,再看更后世人的论著。嬴政与刘彻那里都是按这个思路去找书的,他这里也没多想,直接拿了《隋书》。
现在就是后悔。
李世民心里隐隐有个念头,但没看到书之前他不敢多想。他想,玉玺也选中了他,那么是不是阿耶没有立大哥作太子,而是立了他为太子?不然凭什么在选中秦始皇跟汉武帝之后,又选中了他呢?
若没有继承阿耶的皇位,那他凭什么啊。
老实说秦始皇一直到他所生活的年代都是骂名居多。可是再骂,那也是祖龙,第一个一统天下的雄主。
汉武帝也挨文人骂,但汉武帝的挨骂,跟桓灵二帝那种挨骂能一样么。
反正李世民是觉得,要是能跟这两位并列,这个骂他也愿意挨。
阿耶立他为太子,李世民并不觉得这事不可能。大哥是嫡长子,也不是不好,就是这几年开始读书学武之后,李世民觉得大哥没他聪明。
一来李世民年纪还小,一直自认为最得父母喜爱,二来没别的原因,就是他自信。
如果李家仍是军功贵族之家,以当世重嫡子以嫡长子继承家业的风气,阿耶当然不会跳过大哥让他继承爵位,他也不是太在乎——他完全可以凭自己另取功名,再开一府。就算国公不太可能,别的爵位还是能争取一下的。
但皇位不一样啊,皇位只有一个,只能传给一人。如果他功劳胜过大哥,父亲又爱他,直接立他作太子是很可能的事。他做出了不同凡响的业绩,所以受命于天,来到了这里。
李世民知道大哥因为是继承爵位的长子,耶耶很看重大哥,大哥的文学武艺不差,但在同龄人里也不出色。他呢,现在当然也没什么出色的地方,但他是次子,没得家业继承,耶耶一直跟他说要好好学,自己有本事,以后才好为他谋划个前途。
照这样下来,他肯定是学到了本事,比大哥强,在取天下的时候立的功劳更大!嗯……至于说耶耶纯粹因为更喜欢他而立他当太子,李世民就稍稍想了一下,没好意思多想。
阿耶才不是这种以爱立子的昏君呢!
今天再跑镇里应该来不及了,学校的图书馆说是下午会闭馆,只能明天再去。看书看不进去,李世民坐立不安上蹿下跳,绕着村子跑步去了。吃过晚饭,他就一笔一划的从第一卷开始往后抄写,这才能慢慢平静下来,能够入睡。
嬴政却睡不着。
秦本纪看到最后,“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时,他还没来得及喜悦,眼睛就瞄到了后面一句,“子胡亥立,是为二世皇帝。三年,诸侯并起,叛秦,赵高杀二世,立子婴。子婴立月余,诸侯诛之,遂灭秦。”
三年?三年?三年?
三年!
二世!
遂灭秦……
他的脑袋好像被人重重敲了一棍,一时间眼睛花,扶着额头撑在桌上,什么也看不清楚了。
他之前做过心理准备,所设想的两三代内亡国,是他一统宇内之后传位于子孙,一代没有四五十年,也有三四十年。三代之中,或许也夹杂一个如他大父与父亲那样在位数年的短寿之主——不说百年,加起来怎么也要六七十年,才能把他留下的江山糟塌没了吧。
呵,呵呵。
三年!
那子婴可以不算在内了,临近末世强扶上位,无论贤愚,亡国须也怪不得他。于是不过二世而亡,何其可笑!
乃至杀尽兄弟姐妹,将他嬴政的血脉一除而尽,这是他儿子?这是他仇人吧。
也就是他还没得子名胡亥,若是已经生了,他当下就要回去将此子诛灭,一泄心头之恨!
嬴政用上了毕生的忍耐力坐在原处不动,指关节都捏得白了。他此时尚未建下那般伟业,却已经得知自己脑中筹谋的种种雄图伟业最后尽成泡影,平白便宜了他人,就算是他善于忍耐,此时此刻也身子颤,心口堵,头晕眼花难以自持。
这一夜,他彻夜未眠,读完了《秦始皇本纪》,也读完了汉初君臣的传记,跳过春秋战国诸人,一直读到了刘彻那一朝,直到天快亮时才合了会眼。
刘彻也没怎么睡好,不过比嬴政还是强些,毕竟有了心理准备,粗粗一翻,先现不但卫青先收复河南地后还有大胜,连卫青那个外甥霍去病也成长起来了,自是大喜。而且他有太子了,他终于有儿子了,更是大喜!
然后刷刷往后翻,跳过许多内容,先看《汉书》最后王莽篡汉,然后再看看《后汉书》光武中兴和献帝失国……悲喜交集。
值得欣慰的是两汉加起来也有四百年了,郁闷的是他一时竟然想不到避免亡国的办法。
这离他也太远了,他就算换个太子,传到一两百年之后,谁知道还会出现什么昏庸无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