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二百一十八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第2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第2页)

真相是土里的树根,有的树根浮在土的外面,不需要发掘,都能够看到真相,而有的树根则是需要挖下去才能够看到的,但是也只是一镐下去,就不会有太多的问题的。

可是有的事情是这样的,它的根埋藏在深深的地下,需要深挖下去,而还有一件事情,是不同于这些事情的,那件事情就像是埋藏在石头下面的根。

所以有些事情,处理起来是很麻烦的,你能够看到根的路径,但是想要将这些根都挖出来的,是很麻烦的,不仅仅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于还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能力。”

杨思道:“我看到余杭县早年的记录是很简单的,余杭县的地势其实并不好,您也能够知道,除却县城附近的平地之外,剩下的大多数地方都是平地,有一句俗话得好,是这样的,穷山恶水出刁民。

您应该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所以也就不需要我和你解释了。”

穷山恶水出刁民,据是当初某一位皇帝在外微服私访的时候出来的话,那位皇帝是一个好色之人,在一处地方的时候看到一位妇人,对那妇人有想法,但是人家夫人又不是那种随便的人,所以就拒绝了他,那皇帝当时对于女人还是有想法,于是想用强的,毕竟他认为自己是皇帝,是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让皇帝没有想到的事情是,那女人居然喊来了百姓,将皇帝一行围住,皇帝没有办法,就只能够灰溜地里去了,皇帝事后并没有对这件事情有太多的惩戒,只是留下来一句穷山恶水出刁民。

实际上皇帝也是想动手的,但是这种事情本就是不光彩的,要是让朝中的大臣知道,对于皇帝来,也是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于能够让皇帝因为这件事情被骂。

而且一国之君,也犯不上因为一个乡村中的妇人做一些事情。

齐年北道:“虽然这句话有失偏颇,但是你既然这么,我也大致明白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了。”

“您不懂,我也知道这句话有失偏颇,但是这句话对于曾经的余杭县来,是很合适的。

余杭县早年是穷,但是这不代表这地方是不适合人生存的,相反,本地的家族不少,有很多是当年衣冠南渡的时候留下的家族,您也知道一些这种故事的。”

衣冠南渡,是几百年最大的一场迁徙,有诗句记载,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来频洒泪,渴骥梅思泉。

齐年北当然是知道这些的,所以他点点头道:“这件事情和他们做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吗?”

“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当年的士族,而且都有那种固执的观念,要不是因为后来官府有意对这些事情进行干涉,这件事情才开始好转。

而且就在三十年前,也就是成德四年,当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当年也是今年这样的年份,是京察之年。

虽然这么不好,但是您也应该清楚,只要是京察之年,或多或少都是会出一些大事的。

所以当年也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本来大事都是会发生那种本来就不太平的地方,可是余杭县不同,余杭县虽然穷困,但是这样的地方却是比较安定的。

所以余杭县一直都是没有人在意的,但是用您常的那句话来,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余杭县是真正做到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甚至余杭县可以得上是把这种事情发挥到了极致,要不是因为当年的事情牵扯太大,我觉得后世的官员都应该以此为戒。

这件事情牵扯的事情很大,只要是有关于纸面上的材料,都是不能够出现那些故事的,只能够靠着人们口口相传下去,只是这样穿不了多久的。

索性这件事情也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我之所以记得这件事情,是因为我父亲就是其中的参与者之一。

那年的京察开始的比较晚,大概是在冬,才开始早在秋就应该开始的京察,太上皇当年因为朝中的国本之争有了很多的想法,所以对于这件事情就没有太过于重视。

所以那年的京察就很晚,其实现在想来,要是陛下当初就当上太子,恐怕就不会发生后面陛下……”

齐年北出声道:“杨大人还是不要乱话比较好,虽然这里只有我们三个人,但是还是要注意一些的,有些时候话多了,可能会导致更加不好的事情发生,甚至于还会发生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你也清楚这些事情的道理的。

这些话就不要了,继续你的事情就可以了,而且到后面只要是涉及这些内容的话,我觉得你还是应该注意一下的。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需要严谨,我知道杨大人是有一些愤慨的,但是有些事情还是不至于出现那种想法的,所以还是这次的事情影响了您的想法。

我们今后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我希望您能够好好应对这些事情,所以您在私底下也要注意一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