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501章 > 第076章 招兵买马(第2页)

第076章 招兵买马(第2页)

袁崇焕这位万历四十七年三甲四十名进士,会试之后,便寓居京师,幻想候补个县令当当。

在广东会馆苦苦等了四十五天杳无音信,今天早晨出门打酱油时,路过瓮城,被风急火燎的卢公公撞见,半个时辰后,他通过内阁推选,被火线提拔为开原兵备道。

真可谓造化弄人。

次日,卢公公带着魏忠贤和司礼监几位太监一起,用一队马车将八万两银子拉到了瓮城。

刘招孙和康监军一起清点完银子,给卢受和魏忠贤各送了两千两,又让康应乾给方从哲和兵部尚书黄嘉善每人送了两千两,两位大人倒是来者不拒,于是八万两银子还没出京,便少了八千两。这还没算户部,刑部,工部,言官……

经过刘招孙调和,两位公公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结成了同盟。

刘招孙拿出写好的字条,向两位公公询问他想结识的人,看看这些人否在京城。

魏忠贤看了字条摇摇头,解释说,南北镇抚司锦衣卫,平时只是监视百官,和普通百姓没什么交集。

卢受接过那张密密麻麻写满人名的字条,眯缝眼睛看了一会儿,忽然道:

“刘总兵,这个人,咱家听番子说过,想必是能找到的,”

“宋应星,”

瓮城附近遍布皇上的密探,刘招孙不敢留两人太久,匆忙将他们送出瓮城,临走时叮嘱,务必尽快找到此人。

康应乾不认识宋应星,他见刘招孙如此上心,便对此人颇为好奇。

京师这么多达官显贵不去结交,偏偏要找一个无名之辈,而且为了寻找此人,不惜动用东方番子,万一皇帝追究下来又有一场口水仗要打,也不知这刘总兵脑袋是不是给乾清宫的大理石磕坏了。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刘招孙悠悠念了句横渠先生的名言,留下一脸茫然的康应乾,扬长而去。

次日一大早,瓮城战兵还在跑操,北镇抚司小旗官沈炼便跑来说,在西南城隍庙找到了宋应星。

刘招孙大喜,连忙带上金虞姬和康应乾两人,跟着沈炼赶了过去。

赶到南城城隍庙,远远望见一个身材清癯的读书人正在进香,沈炼对刘招孙说,这便是宋应星。

宋应星望着城隍殿正中供奉的开国大将徐达神像,面朝袅袅升起的香火,长长叹了口气,回头走出了城隍殿。

晨风轻轻拂过他斑白的双鬓,三十岁不到的脸写尽沧桑,面色越发显得灰白,远远望去,像是从城隍庙壁画里走下来的小鬼。

他举起一只手来,屈指计数着想。

万历三十八年开始,一、二、三回,今年竟是第三回,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他的文章。

翰林院翰林们有眼无珠,皇上也看不懂自己的文章吗?也是可怜。

他这次写的平辽之策,主张重开海运,由江浙吴淞运粮至辽海,不必走运河,策论还列举了海运较之漕运十二点优势,如减少官吏层层克扣,无需担心运河动封堵,海运速也更快等…

然而,还是没人慧眼识珠。

这是他和兄长第三次进京会试,三九年年苦读,三次名落孙山。

宋家为给两位举人筹集川资,变卖了家里十二亩上田,已到山穷水尽地步,家中剩余的八十亩,皆为下田,想卖估计也没人买。

宋应星站在晨曦微光中,望着城隍殿内走动的信众,不由想起宋家的《家典》。

();()  “族中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之膏火,培育得一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