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参加攻台行动的三个营从金华赶往舟山,开始了占领宜兰的行动。
五月二十五日是攻台大军出发的日子,朱万杰找了三名当地的老渔民协助观察天气,在有风险的航路上,只有好天气才出行,遇到有风险的天气就靠岸停航。另外带上西班牙语、荷兰语的翻译。携带了充足的弹药粮草、医药、煤炭、淡水等等,还带上张易培养组建的一个医疗队,另外带上一些结交各方人士的礼物。
整个船队拥有:装甲护卫舰五艘、武装商船五艘、登陆母船一艘、通信快船两艘、大型运输船20艘,大小船只共33艘。攻台特遣舰队司令是东海舰队司令吴盛有,朱万雄随军坐镇。
随船出发的主要军官有:台湾支队队长朱万杰、海军总监朱万雄、四团长曹大力等,特遣舰队司令吴盛有。
出发的仪式很简洁,由朱万武代表朱大典授予朱万杰“台湾支队”的军旗,并进行了简短的战前动员。
朱万武说:“护卫队的儿郎们,你们今天就要出发去收复台湾了。台湾是我大明的神圣疆土,几年前被泰西来的佛郎机人(西班牙)、红毛夷人(荷兰)武力占领,他们在台湾占领我们的城池土地,杀戮我们的同胞,抢夺财物,无恶不作。你们的任务就是驱逐泰西的强盗、海匪,解救我们的同胞,恢复我大明的疆土。你们的功绩,将得到子孙后代的敬仰。我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建立不朽的功勋!出发!”
“万胜!万胜!”欢呼声惊天动地。
然后主要军官登上旗舰护卫舰1号。码头上鼓乐齐鸣,军舰的汽笛“呜!呜!”的响起,船队起锚缓缓驶离码头,向南方而去。
西班牙人是在崇祯元年(1628年)开始在台湾驻军的,他们就是在鸡笼港登陆,并在台湾北部先后建立了圣地亚哥城(台北县三貉角)、至萨尔瓦多城(基隆和平岛,这时叫社寮岛)、圣多明哥城(淡水)等三城。后世的历史要到崇祯七年(1634年)西班牙军才出兵攻占了宜兰(这时叫噶玛兰)。这时西班牙军在台湾的驻军是比较多的时候,有一千五百余人。
台湾土著在后世统称为高山族,实际可以细分为泰雅、北投、葛玛兰等十余个族群。台湾土著是以社为居住单位,大体相当于村、寨或者部落一类,只是规模稍大。一个社少则一千余人,多则有五六千人。
在台湾东北部围绕鸡笼和淡水一带,可大体划分为三个区域:淡水河流域、鸡笼东北角一带以及兰阳平原。基本上相当于后世的新北市、台北市、基隆市、桃园县、宜兰县等地,总面积约为二千七百多平方公里。这个地区的本地土著(高山族)总计人口约有四万佘人。另外在这些区域內定居的大陆移民不足一万,形成了十余个大小汉人群落,在这里汉族属于少数名族。
经过了多年的共同生活之后,大陆移民与台湾的土著基本能够相处融洽,一来目前台湾还是地广人稀,土地并不紧张,土著以渔猎为生,而大陆移民从事农耕,双方并没有太多利害沖突,相反还能够互补。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汉族人的性格温和,崇尚和为贵,习惯于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财畗,而不像欧州人那么野蛮凶残,掠夺成性。而且大陆移民还经常与土著交换商品,用粮食、盐、糖一类物品换取兽皮,金、银矿产等物,因此一般土著对汉人都比较友好,而且也非常倚重他们。
舟山到台湾直线距离大约700公里,台湾支队的航线是:从舟山向南到温州外海,然后转向东南到钓鱼岛附近(这一段属于有风险的航路),再折向西南,走了一个之字型路线,所以航程接近一千公里。船队的速度大约10到15节,相当于每小时25公里,24小时走600公里,正值夏季,多南风,侧风行驶,走之子路线,所以航行三天半,于五月二十八日早晨到达宜兰县沿海,这个时代这里还叫葛玛兰。所幸一路上没有遇到大风暴,算是老天开眼行个方便,也可以说是老渔民经验丰富,选择了好天气。
也不要小看了好运气。海上的台风对于古代的小型木质海船有极大的摧毁力量。这个年代最大的航海船只不过两三千料,折合现代的吨位,就是1500吨以下。用现代的眼光看绝对是小船,现代普通的打渔船都是两千吨上下。木制的小船是扛不住台风袭击的。有一个现成的例子,足以说明忽视台风作用的可怕后果:
大明之前的元朝,曾经两次渡海攻击日本。第一次是1274年,第二次是1281年,两次战争中间仅仅相隔7年。两次进攻都是大败而回,失败的重要原因中都有遇到了强台风,损毁了大部分战船。当然失败还有其他的原因,我们这里就不说了。日本人欢庆胜利的同时,也会认为有天照大神的神风相助,进而崇拜‘神风’。二战中的‘神风’自杀攻击是很有名的,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那‘神风’二字就来源于此。
顺便说一句闲话:当今中国的外海争端不断,大小行动都离不开航海,可真的要注意台风和海上强风暴哦!大自然的威力还是要敬畏的。有现代的气象科技在,我的话可能杞人忧天了。
。。。。。。
朱万杰、朱万雄等军官围着台湾岛的沙盘,在寻找登陆点。这个沙盘是朱万化制作的,有了它,指挥作战十分方便,宜兰是个方圆约30公里的小平原,沿海多沙滩,除了小渔船的停靠点,不会有大型码头存在。于是找了一个海水较深的地方下锚停船,这个位置刚好位于这个小平原的中北部。
陆战连的登陆艇首先登陆,上岸警戒。这里真是人烟稀少,整个登陆过程只见到一两个渔民。当然,也不会有战斗发生。
在朱万杰的命令下,舟桥连和工兵用了两天时间建了一条浮动的临时栈桥,用于卸下船上的物资、火炮和马匹。车辆就不必卸船了,要等待攻克鸡笼后,在那里的码头卸下各种车辆。在临海地点建了大营。到了六月初一,部队已经在宜兰站稳脚跟,开始对整个小平原的占领,各个乡镇全部派出驻军,以大明官军的身份发安民告示,召集当地士绅、土著的头领开会,宣布朝廷对台湾的收复,和临时的政策约法。
首先,宣布台湾是大明的固有疆土,朝廷即日起恢复对台湾的占领和统治,在台湾执行大明朝的法令,对反抗朝廷的按大明律镇压。
二是宣布当前为收复台湾的作战时期,执行战时管制,地方行政统由军方管制。限制出海和陆地交通,不经允许任何人不准离开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