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提到于海洋可能带回建筑资金,我担心他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所以临时决定等他回来。”卫知解释道。
许言斜睨了他一眼,心中暗忖:这小子是在邀功吗?
“多谢你们,若不是你们及时出手,恐怕于海洋此刻”梁素梅回想起杜小义受伤的恐怖场景,对于海洋的遭遇也感到一阵后怕。
“你谢什么,我们救的又不是你。”卫知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醋意。
于海洋将卫知和许言见义勇为的事迹上报给了镇里。这次,镇上并未派遣李队长来,而是派来了两名年轻的小干事,他们到了田洼村的知青点,为卫知和许言颁发了一块名为“荣誉知青”的牌匾,牌匾下方赫然刻着阳山镇政府的字样。在这个年代,拥有这样一块荣誉牌匾无疑是令人羡慕的,因为它不仅能在知青回城考量时加分,更能在日后的工厂招工中为自己赢得先机。镇政府又为知青点奖励了100斤大米,这大米可不是奖励给个人的,而是奖励给全部知青的,人均分到手大概4斤多,这也把知青们高兴够呛,毕竟天天吃玉米面、高粱米早就腻了,大米可是难得的细粮,这个时期的大米带着一股甜味,就算不炒菜,也能干吃两碗下肚。
江大昌总算彻底垮台了,他因涉嫌策划抢劫公款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田洼村的村民们欣喜若狂,仿佛解脱了多年的束缚。他们劳作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战战兢兢。尽管村里还有一个自私自利、顽固不化的大队长,但只要村民们不触及他的利益,不与他结仇,他也不会像江大昌那样,肆意克扣村民们的公分。
而于海洋在大队长眼里无疑是个特例。自从于海洋担任学习班班长的那一刻起,他便成了大队长心中的一根刺。因此,在招募施工人员的时候,大队长毫不留情地通过大喇叭向全村宣告:“乡亲们,秋收的日子快到了,这是我们田洼村当前的头等大事,谁也不能不当一回事。谁要是敢耽误秋收,那就是在给咱们村拖后腿。其他的事情都先放一放,我们要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秋收中,争取今年让我们大队挣得先进集体。”
于海洋一听这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火。这分明是想找借口阻碍施工进度,离秋收还有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呢,用得着现在就搞得人心惶惶吗?更何况,一个月的时间完全足够将学习班建设完成,根本不会耽搁秋收。
原本打算报名的村民们听到大队长这话,纷纷打起了退堂鼓。毕竟,谁也不愿意成为那个拖村里后腿的人。而且,这工钱早晚都是自己的,还能让外人赚去?何必急于一时呢?可万一因此得罪了大队长,那就不划算咯。
这可把梁晴急坏了,她还不知道自己那偷来的设计方案被雪藏了,她一心想早日参与到建设指导中去,说是指导,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想在人前显示一下自己设计师的优越感。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在建筑竣工时的剪彩仪式上,她想去台上露露脸,吸引李队长的注意,进而与李队长深入交流。
“于海洋,现在可怎么办?这可是革委会的学习班,不及时建设的话你得吃不了兜着走!”梁晴话语里带着不满。
于海洋眉头紧锁,他能有什么办法?难道真的要请外村人来帮忙吗?那样的话,即便工程顺利完成,村里的乡亲们恐怕也会对他心生不满。毕竟,村里的钱怎么能轻易让外人来赚呢?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他的两位救命恩人——卫知和许言。他们虽然是外来的知青,但现在属于田洼村的一份子。而且,知青们都是年轻人,小伙子、大姑娘,有活力有干劲。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识比村里人要丰富得多,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梁素梅的设计图纸,更能加快建设进度。
想到这里,于海洋打定主意,他决定骑上他心爱的自行车去找卫知和许言商量一下,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做这份工作,帮助自己解决眼前的困扰。
临行前,他问梁晴想不想去看望她的堂妹梁素梅,却被梁晴果断拒绝了,当梁晴得知梁素梅生还的消息时,内心无比恐惧,她很怕梁素梅在众人面前乱说话,如果传到她在意的人的耳朵里,那人将会对她产生反感,而至今倒是还没听到嫌话传出来,所以在她没有得到革委会李队长这个强有力的靠山前,她还不想主动刺激梁素梅,但是她不刺激,不代表不会暗地里搞点小动作。
于海洋瞧见梁素梅那条被摔断的腿竟能一瘸一拐的走路了,吃了个大惊,他不是没有见过骨折的人,伤筋动骨100天,都是要老老实实在炕上躺3月慢慢休养的。这才过多少日子,梁素梅恢复的也太快了,殊不知这都是骨肌闪愈喷雾的作用。梁素梅只搪塞他是因为自己年轻,骨骼愈合快的原因。
卫知一听说于海洋想在知青点招工,他立马行动起来,把知青们都召集到了一起。别看卫知平时话不多,但在这知青点里,他的号召力还真不是盖的。大家刚来的时候,都是乱哄哄的,谁也不知道该住哪该怎么做,最后还是卫知有条不紊地给大家安排了住宿,让每个人都住进了自己满意的房间。
开垦荒地的时候,也是他带着大家寻找到最佳的开垦地点。他那种实干精神,真是很让人佩服。平时知青们之间有什么小矛盾、小摩擦,也是他出面调解。他往那儿一站,谁就会看在他的面子上,各让一步,化干戈为玉帛。
卫知明白,这次招工对知青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一天5毛钱的工钱,一个月15元,相当于100斤粮食,每人100斤粮食足够吃3个月的,如果节省着吃,4个月也不在话下。知青农场本来产粮就不多,分到的粮食也比本村人少许多,知青们一个个精瘦精瘦的,像个麻杆似的。能当建筑工,简直是天上掉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