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纵横天下之忠信天下 > 第五十七章 武举三(第2页)

第五十七章 武举三(第2页)

“这是甚么东西,怎么没见过?”

“妈的,看看人家吃的,我们吃的像是石头。”

。。。。。

次日辰时,高楼钟鼓声响起,主考官王庶、张九成带着其他考官及胥吏们走下了高楼,锁院数日,王庶、张九成等与昨日已将考题准备妥当,虽武举文试不像文科那么难,可也费了王庶、张九成不少精神,此次武举不同以往,此次武举正值宋金和议之时,出题不能涉及太敏感的话题,可王庶作为主战派代表人物之一,又非常渴望选拨年轻优秀的将才,再加上三年一次的武举,虽然武举应试只是文科的附庸,朝廷关注度也不大,但也不能太过随便,于是这出题难度就比较大了。

。。。。。

赵忠信被钟鼓声吵醒后,揉了揉太阳穴,在鸽子笼般的号舍睡了一晚,腿都伸不直,起床后浑身不舒服,赵忠信走出号舍,踢了踢腿,活动了下筋骨,打了套军体拳。

“赵兄,你这是甚么拳法?”一旁的冉彪、洪明远问道。

赵忠信回答道:“这是在下胡乱打的,没甚么用,活动下筋骨而已。”

洪明远原地蹦了蹦后说道:“不知道此次是甚么题目啊?”

“无非就是兵法大义、策问甚么的嘛。”赵忠信答道。

冉彪愤愤不平的说道:“我等武人,习武健体,上阵杀敌,会做文章有何用?”

赵忠信微笑着没有回答。

洪明远说道:“冉兄此言谬矣,上阵冲杀只是将,要成为帅,那必须熟读兵书,文武双全才可。”

这话说的有道理,赵忠信心道,唐代开创了武举,唐代武举只考武,而不文试,但仅有武艺不足以成为优秀的将领,将领特别是统帅必须也具有谋略宋代也算是开创了新的举措,既考文又考武,即以军谋将略选拔军事人才,以兵书、策问作为考校军谋将略的形式。从宋朝起,谋略进入了武举的考场。宋朝整体上注重文治,也使宋人在武举考试中重策略而轻武艺,“以策略定去留,弓马定高下”,即根据策问的好坏决定录取与否,已录取者再根据弓马成绩的优劣决定名次。

宋朝武举考试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武艺弓马,包括步射和马射;一类是程文,包括策问和兵书大义。

冉彪撇撇嘴道:“帅?轮的到武人当统帅?”

这时旁边一名考生插嘴道:“这话就不对了,为何武人就不可当统帅?”

赵忠信拱手问道:“你是?”

洪明远在旁低声对赵忠信说道:“他是张子琦张衙内,当朝张太尉之子。”

原来是张俊之子,赵忠信朝张子琪点点头打了个招呼。

冉彪继续说道:“就算是帅,可真的是统帅权吗?”这倒是大实话,武将为帅确实受到很大的掣肘,很难真正的实现军人统兵,特别是名望较高,战场经验丰富的军帅更是受到朝廷的猜忌。

轻武政策具体表现在其军事领导体制,将握兵权、调兵权与统兵权分而为三: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平列分立,全都握有兵权,却无调兵权。枢密院掌握调兵权。这样就形成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相互制约,两者都由皇帝直接管辖。保证了军权从属于皇帝。同时军队实行更戍法,让统兵的将帅定期调动,互换防区,避免将帅培植自己的势力,形成小的集团。

轻武政策,虽然有效地防止了将领的拥兵自重,巩固了中央集权,但它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武官的积极性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洪明远连忙拉住冉彪道:“冉兄,慎言啊。”

张子琪哼了一声,走到了一边。

“不是俺爹相逼,我才不考这个甚么劳什子武举呐,就算考中了,有甚么用?还不是受那帮文人的鸟气。”冉彪说道。

说实话,赵忠信其实也对这个武举没甚么兴趣,可其一因韩世忠要求,其二想在这个时代混下去,不可能一辈子做生意罢?总得混个出身,文科是不可能了,甚么诗经、周礼、礼记、论语、孟子赵忠信是一窍不通,诗词歌赋更是只会看不会写,只能武举应试了,毕竟武举对文章要求不是很高,赵忠信报考的是“绝伦科”,武艺考试要求严格,对文章要求不是很严格。

“别说那些没用的了,马上就开考了,准备下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