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神色一怔,诧异的看了一眼面前的小郎君。
他没想到潘金莲居然会说出,这般胆大包天的话。
苏轼纤细的柳眉一挑,迟疑道:“你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了,大宋朝廷是乌烟瘴气,一天天内斗不断,但距离亡国的程度还很遥远吧。”
“那可未必。”潘金莲将烤好的生蚝放在桌上,笑着说道。
苏轼美艳的面庞上泛起一抹好奇,主动端起酒壶,给潘金莲斟了一杯酒水:“还望公子不吝赐教。”
潘金莲沉声道:“苏小姐可曾听说过江南之地,有关食菜事魔的传闻。”
苏轼脸色稍微有了些许变化,随后叹息一声道:“我这些年接连被流放,亲自游走于各地之间,对于这个传闻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所谓的食菜事魔,是大宋官府对民间摩尼教的一种诬称,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
由于当地的百姓被官府剥削的太重了,生活苦不堪言,于是民间便有人高举起摩尼教的大旗,号召百姓们一起组织起义对抗朝廷。
但是由于起义的规模太小了,还没来得及壮大,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
大宋官府为了防止其他百姓,也有样学样的跟风扛起造反的大旗。
于是动员朝中无数士大夫的笔杆子,开始对摩尼教展开铺天盖地的污蔑,把摩字以同音的魔字替代,污蔑为魔教,让百姓不敢跟摩尼教染上关系。
再加上摩尼教的人,会号召大家统一吃素,不吃肉,不喝酒,慢慢的就被官府盖上了,食菜事魔的帽子。
这让苏轼心里,感到一阵莫名的疲惫。
她自幼熟读圣贤书,为的就是报效朝廷,兼济天下,追求的就是尧舜禹时期,那种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理想。
然而朝堂上每天党争不断,相互内斗,被逼的走投无路,活不下去的百姓起义造反,也被污蔑成各种邪魔歪道。
这让她曾经怀揣的一腔热血,都隐隐有些凉。
潘金则继续道:“这起义的大火看起来被扑灭了,可是当地生活困苦的问题却没有根本解决,对朝廷的不满还在积攒。”
“就如同微微红的火星一样,只需一个契机,就会再次燃起滔天大火。”
苏轼纤细的柳眉微微皱起,沉吟了半响道:“这对于朝廷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麻烦,不过只要大宋朝廷集结兵马的话,应该可以平定这场麻烦,不至于有亡国之危吧?”
潘金莲面带微笑道:“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光靠一群反贼自然难以撼动大宋朝廷,可要是如同西汉末年一样,同时冒出多股势力呢。”
“北方的山东一带,托塔天王晁盖落草梁山,带领着一帮江湖豪杰扛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如今已经渐渐成了气候。”
“一旦将来朝廷围剿梁山不成,其他地方,如江南等地再纷纷冒出叛乱,那朝廷要如何应对。”
“……”
苏轼美艳的面庞上,顿时泛起一抹凝重之色。
要是一下子冒出各种赤眉军,绿林军等多股势力,那以大宋朝廷如今的情况,恐怕还真的有点悬。
毕竟大宋三冗的问题向来严重,庞大的官绅阶级,很多都没有实际工作,只是单方面的消耗朝廷的财政。
办事能力低下的同时,军队的效率也是相当的堪忧,存在大量没有战斗能力,以及吃空饷的情况。
即便是太平时期,朝廷的财政都有些吃紧,更不要说同时面对多地的起义了。
面对需要大规模调动军队,财政吃紧的情况下。
如果短时间内能够平定叛乱,那还处于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只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就可以慢慢恢复民生。